研究方向:甘蔗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
個人資料:
院黨委書記;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省甘蔗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省作物學會常務理事。選修本科生作物栽培、碩士生和博士生作物研究進展、高級作物育種等課程;指導博士生3人,碩士生18人(含農業推廣碩士);擔任省級重點專業(農業專業)負責人;獲得1壹等獎,學校教學成果三等獎。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多項;獲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三等獎1,科技進步三等獎1;自交1,引進甘蔗品種2個,通過省級審定;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5篇。
正在研究的項目:
1.雲南省現代農業甘蔗產業技術體系育種育種功能實驗室崗位專家(2009~2013,75萬元,崗位專家)。
2.甘蔗-牧草雜交種染色體傳遞規律及特定DNA序列定位研究(編號:30960045;;2010 ~ 2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5萬元,主持)。
3.高含糖量、高產糖質、高原糖能甘蔗新品種選育(編號:2010bb 011;2010~2012,雲南省重點新產品開發計劃項目,1.4萬,次席)。
4.高產高糖強宿根甘蔗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開發(編號:2012bb 014;)
2012~2015,雲南省重點新產品開發計劃項目,1.9萬,主要參與)。
5.雲南農業大學創新團隊(編號:2012hc 006;2012~2015,雲南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60萬,核心成員)。
代表性成果(獲獎、發表論文、著作、專利、品種等。):
1,中獎
1-1“甘蔗與十字花科遠緣雜交創造新種質的研究”獲2005年雲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排名第壹)
1-2“甘蔗腋芽快速繁殖新技術研究”獲2003年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2.發表論文(通訊員)
2-1甘蔗屬間雜種的染色體傳遞特征。和芒屬植物的基因組原位雜交。作物科學。2010,50(9/10): 1642–1648
2-2甘蔗屬的分子鑒定。利用序列特征性擴增區域標記進行雜交。作物科學,2009,49:864–870
2-3甘蔗屬間雜種的鑒定。和毛蕊花。非洲生物技術雜誌,2009,8(9):1841-1845
2-4利用隨機擴增多態性DNA標記分析斑茅的遺傳變異。非洲生物技術雜誌,2008,7(19):3414-3418
2-5利用RAPDs技術鑒定甘蔗種間雜種。非洲生物技術雜誌,2008,7(8): 1072-1074
3.作品
3-1甘蔗腋芽的植株組織培養和快速繁殖。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第壹作者)
3-2雲南農業新技術手冊。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編輯)
4.多樣化
4-1甘蔗新品種“滇蔗01-58”於2012年通過省級審定,排名第壹。
4-2引進甘蔗新品種“新泰糖20號”,2002年通過省級審定,排名第壹。
4-3引進甘蔗新品種“新泰糖22號”,2002年通過省級審定,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