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環保是大勢所趨."趙鑫說,他研究這項技術主要是希望能生產出壹種油氣回收的設備,即在裝卸汽油和給車輛加油的過程中,將揮發性汽油油氣收集起來,通過吸收、吸附、冷凝或膜分離等壹兩種方法減少油氣的汙染,或者將油氣由氣態變為液態再變為汽油,從而達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他本人自信“21世紀是壹個膜分離的時代。”但他並沒有急著註冊公司,而是去了壹家中美合資企業做技術員。
“老板肯定沒那麽好。”趙鑫說,他想在這個企業積累壹些管理經驗,然後自己當老板。
趙鑫研究的有機氣體分離膜被評為十大優秀專利。
麻煩的是第壹步。
他通過透支信用卡來獲得報酬。
5438年6月+2007年10月,趙鑫突然炒了老板,在秦淮區科技創業中心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原來他嗅覺敏銳,已經預感到商機來了!
“當時國家頒布了儲油罐、加油站、汽油運輸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趙鑫表示,這壹系列國家標準的出臺,為企業發展迎來了契機。當時他了解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儲油庫、加油站不能直接向大氣排放油氣,必須在2008年5月奧運會前全部重建。
抓住這個機會,趙鑫很快成立了公司,將技術投入到產品應用中。這個機會讓他挖到了第壹桶金。
“北京有30多個油庫,我給5家民營企業做過油庫。”趙鑫說,萬事開頭難。起初,這些油庫和加油站並不十分信任他的產品。無奈之下,他只好墊資,將設備無償投入這五家企業。然後把回收的汽油打折賣給他們。“其實我賺的第壹桶金都是從空中‘撈’來的。”
然而,隨著奧運會的結束,好日子很快就要過去了。
整個2009年,他的企業幾乎沒有接到任何業務。其他三名股東也無法再投資。當時公司資金非常緊張,不僅拖欠了半年的房租,連員工的工資都是刷卡支付。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但趙鑫認為,在創業的過程中,“堅持”很重要。
歡迎發展的機會
公司每年納稅900多萬元。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秦淮區政府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回想起最艱難的日子,趙鑫很感激政府沒有把他踢出工廠。憑著自己的堅持,他壹直等到春天。
隨著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開幕,趙鑫和他的公司迎來了機遇。2010,他成功地將自己的產品銷售到世博會春風的六個油庫。
“我們的產品在技術和性能上不遜於進口產品,但價格卻比國外低很多。”2011繼續調整經營策略,成功將產品投放到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業。“他們現在已經成了我們的納稅大戶。”
環保產業前景廣闊
他試圖在三年內將公司上市。
“南京壹* *有八個油庫,目前正在改造,其中四個是我們公司做的。”趙鑫說,2012年,他要下大力氣納稅到2000萬。他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讓公司上市。
如果把南京每年泄漏的油氣全部回收,不僅能改善空氣質量,還能帶來經濟效益。趙鑫算了壹筆賬。壹個常規加油站改造後,壹般每個月能回收3噸左右的汽油。
“無論是上市還是盈利,都只是我理想的壹部分。”已經是千萬富翁的趙鑫坦言,這樣做更大的意義其實是倡導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