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擬除蟲菊酯除蟲菊是壹種著名的殺蟲植物,早在19世紀中葉就從西亞傳入歐美和日本。我國雲南等地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從國外引種栽培。該類植物的有效殺蟲成分除蟲菊素為除蟲菊素ⅰ、ⅱ(吡喃菊酯)和ⅱ);由Ciner-insⅱ,I](Ciner-insⅱ,II)和jasmoliniⅱ(jasmolini,II)等六種成分組成的植物源殺蟲劑已使用多年,但昆蟲幾乎沒有抗藥性,因此除蟲菊的開發已成為天然殺蟲劑開發的熱點。
(2)印楝是原產於亞洲幹旱地區的亞熱帶樹種。在中南美洲的壹些國家有種植。該樹不同部位的提取物,特別是其種子,對許多不同年齡的昆蟲表現出抑制取食、驅避、毒性和內分泌幹擾的作用。作為壹種天然植物殺蟲劑,箬竹油已在發展中國家使用多年。印楝素是壹種三萜類化合物,是吲哚胺油中的主要殺蟲活性成分。印楝素用量達到0.1m/L時,表現出良好的活性,對人畜無害。鑒於其對環境、人和動物的安全性,美國、印度和壹些其他國家正在開發它。如美國生產的瑪戈薩諾已註冊為商業專利,產品由種子提取物成分制成,環保部門已批準用於非食用作物和苗圃;這種改進的制劑在美國市場也有市場。印度已生產出“印楝-mark”,加拿大也開始考慮開發這種殺蟲劑。緬甸提取了大量的印支期石油用於出口。室內要求溫度高,氣候幹燥,無臺風,所以我國海南、雲南很多地區都非常適合種植。華南農業大學1986成功引進海南。並進行了少量的培養。雲南、四川等省也在幹熱河谷、幹熱地區成功引種。
③南蛇藤。是衛矛科多年生木質藤本植物。產區農民早就認識到根皮具有殺蟲活性,用根皮粉和葉粉防治壹些蔬菜害蟲,故稱“蔬菜蟲藥”。苦皮藤素I(CelangulinsI-IV)是20世紀80年代由西北農業大學分離的壹種有效殺蟲成分,其化學結構鑒定為二氫沈香呋喃倍半萜。同時,開展了苦皮藤殺蟲制劑各劑型的殺蟲藥效試驗,建立了質量控制方法和標準,調查了資源植物的分布,並進行了引種栽培試驗。④瑞香狼毒(瑞香狼毒。)是瑞香狼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殺蟲活性。四川大學對瑞香狼毒殺蟲活性成分進行了深入研究。“首次從瑞香狼毒根中分離得到壹類具有C6-C5-C6結構骨架的新活性化合物。構效關系研究表明,活性化合物主鏈兩端的苯環或六碳環結構是活性的核心結構之壹。隨著分子骨架不飽和度的增加,殺蟲活性也相應增加。殺蟲機理研究表明,這些化合物對昆蟲細胞膜Ca2+-Mg2+-ATPase和AchE活性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羧酸酯酶和GSTase也有抑制作用。張國洲等。瑞香狼毒的乙醇提取物對菜青蟲幼蟲、亞洲玉米芯幼蟲和桃蚜有很強的生物活性。傘形酮、瑞香、瑞香狼毒色原酮和β-谷甾醇等四種活性成分。)已通過活動跟蹤法進行了分離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