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智能汽車先行者——中科創達

智能汽車先行者——中科創達

壹、基本面情況分析

1. 公司基本情況

中科創達軟件,主營業務是以智能操作系統技術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關鍵技術,智能軟件,智能網聯 汽車 ,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產品化與技術創新。公司提供的主要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軟件開發服務、聯合實驗室、軟件產品及軟硬件壹體化解決方案。

目前,公司擁有超過1000項自主研發的技術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在全球約3800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占比接近90%。

在智能手機時代,公司抓住了為手機廠商提供Android系統二次開發的機會,並綁定了高通等芯片公司獲得了較好的客戶基礎,積累了智能OS底層大量技術。

除了在智能 汽車 方向,公司在智能攝像機,智能家居等領域布局也將保持持續景氣。

智能 汽車 進入高速發展期,公司已經做了前瞻性布局,先後收購了芬蘭的Rightware和保加利亞的MM solutions。Rightware具有奧迪智能儀表盤等標桿項目,公司以此順利進入智能駕駛艙行業,MM solutions則是計算視覺 科技 企業,使得公司快速切入ADAS領域。

汽車 業務收入在公司業務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提升,由2016年的5.45%提升至2020年的29.31%。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02%。

2. 核心產品分析

公司致力於打造智能物聯網產業全生態鏈,主營業務包括智能網聯 汽車 、智能手機、智能物聯網。

公司成立之初,以操作系統定制化開發為主,主要從事面向移動智能終端的Linux系統產品的開發及相關技術服務,隨後由Linux系統拓展到Android系統,並開始與移動芯片廠商高通公司、Flextronics進行合作。

上市之後,僅從智能手機端向智能車聯網端延伸,同時進壹步從單壹智能終端向多場景智能終端邁進,發展機器人、無人機、AR/VR、智能相機為代表的智能物聯網業務。

2019年,公司重點布局智能網聯 汽車 ,在 汽車 領域已經為40多家主機廠提供服務。同時,公司積極布局了物聯網平臺,掃地機器人、無人機等下遊應用的持續爆發。

3. 市場前景

智能 汽車 是人工智能重要的落地場景,也是持續高景氣的賽道。公司 汽車 業務快速增長,2015-2019 年復合增速達104.8%,收入占比也持續提升;2020 年,公司與各大車廠合作進壹步深化,同時智能座艙持續叠代並推出 4.5 版本,與滴滴合 作研發智能安全駕駛產品,產品持續叠代更新。未來,隨著智能座艙在中低端車型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公司業務有望持續增長。

2016年公司推出“核心板+操作系統+核心算法”壹體化的SoM(System on Mudule產品,聚焦機器人、智能相機、VR/AR和無人機四大場景,2015-2019年收入復合增速達 93.5%。隨著5G基礎設施逐漸完善,物聯網下遊應用場景快速發展,公司布局完善且具備較強競爭力,未來高速增長可期。

2017年公司發布首款智能駕艙解決方案,隨後公司產品持續叠代,目前已推出智能駕艙4.5 版本。2020 年,各大車企紛紛加碼智能 汽車 ,智能 汽車 產業蓄勢待發,公司與廣汽、上汽、壹汽、理想、大眾、GM、豐田等頭部車廠的合作深度和廣度均有提升。2020年3月,公司 月廣汽合作成立聯合創新中心;2020 年6月,公司與滴滴合作發布DMS、ADAS智能安全駕駛方案。

通過公司的推進布局可以看出,公司目前已經深度布局5G下遊應用場景,在5G應用推進過程中,中科創達的各項業務均能持續受益。

4. 同行業對比分析

中科創達是全球領先的智能操作系統技術和產品提供商,業務覆蓋智能手機、智能 汽車 和物聯網三大賽道。可比公司德賽西威是國內 汽車 電子領域龍頭。但兩者業務重合較少,中科創達主要是 汽車 智能化軟件業務為主,而德賽西威是智能座艙硬件業務。

目前在智能操作系統技術和產品方面,競爭對手主要為誠邁 科技 、播思通訊、瞬聯軟件、疊拓、 FUJISOFT、Sasken、BSQUARE、Sky等,但中科創達已經形成絕對領先,技術創新能力強,客戶群體穩定,與全球知名廠商保持穩定合作關系。中科創達有望在 汽車 智能化的路線勝出。

5. 股東情況分析

截止2021年底,公司十大流動股東顯示,社保壹壹零組合和社保四零六組合維持不變,外資加倉,易方達減倉退出十大流動股東,整體變化不大。

目前有135家機構持股中科創達,機構持倉占比較高。

6. 資本運作

從2015 年開始,中科創達逐步發展智能車載業務,連續三年,基本保持每年1-2家收購的節奏,2016 年收購國內的愛普新思和慧馳 科技 ,獲取了慧馳 科技 在 汽車 前裝市場信息 娛樂 系統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實力,以及愛普新思廣泛的市場份額同時增強車載IVI技術能力。

2017 年收購芬蘭的Rightware;Rightware總部位於芬蘭,是全球領先的 汽車 用戶界面設計工具和嵌入式圖形引擎軟件產品供應商,

2018 年收購保加利亞的公司MM Solution AD。MM solutions AD是壹家領先的移動和工業圖形圖像技術企業,擁有 16 年的圖形影像系統與架構深入經驗。該收購提高了公司的圖像視覺研發能力、整體解決方案和產品研發能力,公司在全球嵌入式視覺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市場競爭地位得到提升,助力了智能網聯 汽車 、智能視覺、智能物聯網業務的發展。

7. 管理層分析

董事長趙鴻飛,技術出身,同時具有多年項目並購經營,1998年至2006年,任恩益禧-中科院軟件研究所有限公司工程師、項目經理;2006年至2008年,任北京北大青鳥商用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

目前公司在全球約3800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占比接近90%。

公司在2020年8月14日發布了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人員包括副董事長鄒鵬程、董事王煥欣及212名中層管理人員,激勵範圍比較廣泛。此次激勵計劃業績考核的時間範圍長達四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70%,80%,90%,100%,以此股權激勵有利於團隊穩定,留住核心人才。

二、財務分析

1. 收益分析

公司近三年營收穩定增長,增速不斷提高,扣非凈利潤增速遠高於營收增速,收益效益較好。在2020年全球疫情的情況下,公司依舊保持高增速。

2. 現金流量

公司上市以來現金流整體穩定,2020年現金流大幅增長,主要為定增的現金收入,2020年定增總額17億元,增發價82.36元。

3. 償債能力

上市之後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壹直保持在1-2之間,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較強,且資金利用率較高。2020年流動比率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定增資金入賬,短期流動資產大幅增加所致。去除這部分資產後,公司流動比率依舊維持在較好水平。

4. 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以來,公司毛利率、利潤率和凈利率均逐年提高,公司盈利能力較強。

5. 歷史 分紅情況

中科創達分紅額度不高,股息率偏低。主要原因是中科創達目前屬於高速增長的成長型企業,資金利用率較高,分紅低是正常現象。

6. 研發投入

公司上市以來研發投入逐年提高,近三年研發占營收比例高於18%。

7. 三費情況

公司上市以來三費穩定,並未出現大幅變動的情況。

8. 財務防暴雷分析

3-5年營業收入、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應收賬款周轉率之間整體趨同,未發現異常波動。

3-5年未出現黑天鵝情況,投資者互動效率較高。

近壹年深度研報數量10篇。

3-5年毛利率穩定,對比同行業公司沒有明顯的偏差。

近3年貨幣資金穩定,公司負債率低,沒有出現負債大幅變化的情況,貨幣資金和短期負債沒有出現同向上升情況。

商譽4.29億。

隱形負債分析:訴訟0,擔保0億元。

現金流和利潤增速匹配,現金流穩定,應收賬款穩定。

未出現頻繁更換審計所的情況。

三、估值分析

公司由於基本面較好,業績增速快,上市以來壹直獲得不錯的估值,近期業績公布,同時股價跟隨指數回踩,PE-TTM已經回落至近三年估值中位數附近。

結合公司業績來看,當前中科創達PEG為0.93,低於1,近三年PEG壹直處於1左右,估值合理。

根據凈現金流折現模型估值,中科創達折算PE為73.5,低於當前PE-TTM,但考慮到中科創達的屬於高增長成長股,折現後估值較低屬於正常現象。

全球 汽車 智能座艙企業對比來看,中科創達市值全球最高,雖然估值水平略高,但考慮到中科創達業績高增速,且短期PE-TTM已經回落,未來伴隨著持續高增長,估值進壹步回落的概率較低,短期股價合理。

技術面來看,中科創達近期的大幅下跌和市場抱團股殺跌有關,但中科創達本身屬於高成長高景氣度的優質賽道個股,是真成長股。近期跟隨市場下跌股價有望回落至估值中位數下方,屬於成長股的錯殺。

中科創達中長期看好,短期強支撐位為96-103區間,此區間內估值偏低,且支撐較強,短期回落將形成極佳的操作機會。

  • 上一篇:長笛的發源地在哪裏?
  • 下一篇:重慶科技大學全國排名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