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項指標來看,豹式坦克確實是壹款不錯的坦克。但從軍事需求來看,逐壹來看,豹式120滑膛炮是西方的主流配置。裝備新型穿甲彈,威力超群。這個沒什麽好說的。火控系統和電子系統沒有m1突出,但也不落後於主流。問題在於機動性和防護。最初的豹2確實有65,438+0,500馬力的發動機,總戰鬥重量為55噸。可能能跑到時速70公裏以上,加速不錯。但是,裝甲壹直在持續加碼。現在最新的豹2總重量超過60噸。不知道,大概62噸以上吧。它的單位馬力肯定下降了不少,不考慮最大公路速度和加速度。這種機動雖然比蘇軍坦克優勢不大,但是加上現代火控技術的發展,有進壹步降低機動性的重要性,在防護方面,大家真的是自不量力。德國人根本沒有得到英國的喬巴姆裝甲(最好的復合裝甲)和貧鈾裝甲。看豹2a4的炮塔裝甲,沒有傾斜度。如何理解豹式坦克的超強防護?後來加了額外的護甲,但是我覺得正面沒有爆破護甲,豹式坦克防護也不差,但絕對不會是網上說的那種超強防護。至於德國宣傳的反地雷能力,只要妳見過反坦克地雷,就知道世界上沒有坦克能抗得住。豹式坦克所謂的反地雷能力,就是防反步兵地雷。另外,車重是個大問題。60+噸的車重決定了它只適合幾種地形,比如北歐的硬土平原和沙漠地區。而俄羅斯這樣的凍土平原和中國南方的水田,在這種地形上根本行不通。中國和蘇聯的坦克重量只有50噸左右,俄羅斯現有的坦克大多是40+噸。這兩個國家不是不想提高防護,而是太重了根本用不上。造了東西就不能用了。妳怎麽想呢?小型坦克的主裝甲厚度不壹定比這種超重型坦克差多少。現代坦克無法保證抵禦同級別坦克的正面近距離打擊。即使主裝甲帶無法分解,現代坦克火炮的充電也會讓坦克乘員失去戰鬥力,防護性就不好說了。此外,成本和制造難度也是大問題。德國人二戰後還是不長腦子,對性能的追求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忘了二戰是怎麽做的了。德國人失敗了也就失敗了。在這種嚴謹中,制造壹件武器就像壹件藝術品,價格昂貴,制造困難。與蘇聯坦克和虎式t34相比並不算大敗筆。也許單挑能贏,但是1對2呢?獲勝的機會為零。現在豹式出口那麽多,都變成歐洲坦克了。但是想想,總產量也就3000+輛。t72坦克的產量呢?t72就算差,也是三代坦克,125mm主炮和俄式自用穿甲彈也不容小覷。t90是t72 * *的改進版,所以豹2性能不錯,但絕對不占優,有缺陷,但表面數據很漂亮。至於可行性,樓主可以自己決定。打字很累,純手寫,而且只代表個人。
上一篇:真金白銀!合肥發布人才發展若幹政策下一篇:中科院將用萬方、維普代替知網,能完全替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