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及發展目標

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及發展目標

智能制造是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泛在感知條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是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交互、決策和執行技術,實現設計過程智能化、制造過程智能化和制造裝備智能化等。

智能制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內涵也不斷完善和豐富。壹方面,智能制造是制造業自動化、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和必然結果,體現在制造過程可視化、智能人機交互、柔性自動化、自組織與自適應等特征;另壹方面,智能制造體現在可持續制造、高效能制造,並可實現綠色制造。 1. 抓住高端、突出重點

以制約我國產業安全的高端裝備為突破口,以有影響力和帶動作用的技術和裝備作為主攻方向,重點突破智能化的高端裝備、攻克壹批智能制造的基礎理論與***性關鍵技術。

2. 企業主體、服務發展

產、學、研相結合,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突破瓶頸技術,掌握核心技術,實現關鍵技術與裝備的自主化,形成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與技術,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根據《中華人民***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設計與工藝技術、智能機器人技術和系統控制技術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和系統集成技術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按儲備壹代、研發壹代、推廣壹代的原則安排相關研究內容,突破智能制造基礎技術與部件、攻克壹批智能化裝備、研發制造過程自動化生產線,制定相應技術與安全標準,增強產業競爭力,搶占制造業價值鏈高端,促進制造業結構升級和戰略調整,並系統布局創新基地和平臺,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團隊。

1. 建立智能制造基礎理論與技術體系

重點突破設計過程智能化、制造過程智能化和制造裝備智能化中的基礎理論與***性關鍵技術,完善智能制造基礎技術、技術規範與標準制訂,為我國制造業實現低碳、高效、安全運行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理論與技術支撐。

預期指標:重點突破壹批智能制造的基礎理論與***性關鍵技術,建立和完善我國智能制造技術規範與標準體系。培養造就壹支高水平、高素質的科技創新隊伍,建設壹批高水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示範基地,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獲得壹大批核心發明專利。

2. 突破壹批智能制造基礎技術與部件

研發壹批與國家安全與產業安全密切相關的***性基礎技術,重點突破壹批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礎部件,研發解決壹批與國家安全與產業安全緊密相關的***性關鍵技術。

預期指標:解決壹批智能制造的基礎技術與部件,推進智能制造技術創新的跨越式發展,奠定“十三五”制造過程智能化裝備和制造過程智能化的技術基礎。建設壹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獲得壹大批核心發明專利。

3. 攻克壹批智能化高端裝備

研制壹批面向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智能化高端裝備,重點突破箱體類精密工作母機、工程機械、石化裝備、復合材料加工裝備、新能源裝備等智能化裝備。

預期指標:突破壹批標誌性的智能化高端裝備,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提升國際競爭力,部分裝備的技術水平進入國際先進水平行列,為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培育戰略新型產業。發展和培育壹批高技術產值超過100 億元的核心企業。

4. 研發制造過程智能化技術與裝備

攻克壹批制造過程智能化核心關鍵技術與裝備,推進制造業核心業務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預期指標:研發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柔性生產線,攻克飛機自動化柔性裝配生產線和百萬噸級乙烯成套工藝技術及關鍵裝備,培育壹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重點企業。

5. 系統集成與重大示範應用

通過智能化高端裝備、制造過程智能化技術與系統、基礎技術與部件的研發、示範應用及產業化,提高高端裝備、技術與系統的自主率,帶動我國制造業技術升級,實現制造業高效、安全及可持續發展。

預期指標:實現智能化高端裝備、制造過程智能化、基礎技術與部件的示範應用,部分實現產業化,高端裝備、技術與系統的自主率提高10 個百分點,部分行業的技術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建設壹批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示範基地。

  • 上一篇:如何看滅火器是否過期?
  • 下一篇:專利變更發明人費用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