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概況 1956-2014年大連化物所取得科研成果800多項,曾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40多項,其中獲得國家獎勵90項,中科院、省部級壹等獎79項。2013年,張存浩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壹等獎。
截至2014年底,大連化物所累計申請專利5564件,其中發明專利5251件,累計專利授權219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925件,累計申請中國國外專利350多件,其中PCT申請210多件,獲得中國國外專利授權80多件。
獲獎(部): 獲獎年度獲獎名稱主要完成人獲獎類別獲獎等級2013態-態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 張東輝,楊學明等 遼寧省自然科學獎 壹等 2013直接醇類燃料電池電催化劑應用基礎研究 孫公權等 遼寧省自然科學獎 壹等 2013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化學界面及過程研究 邵誌剛等 遼寧省自然科學獎 二等 2013全釩液流電池產業化技術及應用 張華民等 遼寧省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13甘油催化轉化制備1 ,2-丙二醇技術 徐傑等 遼寧省技術發明獎 三等 2013多級孔***結晶分子篩催化劑研發及在清潔油品生產技術中的應用 徐龍伢等 遼寧省科技進步獎 壹等 2013張存浩 張存浩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最高獎 2013現代催化研究方法 辛勤 大連市科學著作獎 壹等 2013膜技術術語詞典 王從厚 大連市科學著作獎 三等 2013高效液相色譜實用手冊 張維冰 大連市科學著作獎 三等 2013壹種低碳烯烴直接水合生產低碳醇的方法 朱書魁 專利優秀獎 優秀獎 2013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示範項目成套工業化技術開發及應用 劉中民 石油化工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特等 2012復雜生物樣品的高效分離與表征 鄒漢法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 2012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用高性能,低成本非氟離子交換膜材料 張華民等 遼寧省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12輕質鋁合金催化制氫 孫立賢等 遼寧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 2012海洋多糖基微/納米藥物控釋載體制備技術及其產業化 馬小軍等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壹等 2012包信和 包信和 何梁何利獎2011由甲醇或/和二甲醚生產低碳烯烴的方法 齊越,劉中民,呂誌輝 專利金獎 金獎 2011用於甲醛乙醛氨合成吡啶堿的鈦基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徐龍伢,劉盛林,楊壽海 專利優秀獎 優秀獎 2011壹種臨氫異構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田誌堅,胡勝,王磊 專利優秀獎 優秀獎 專利(部):
專利名稱專利類別申請日期授權日期發明人高危化學品監測離子遷移譜智能軟件發明2013.10.292013.12.02鞠幫玉高危化學品監測差分遷移譜智能軟件發明2013.10.232013.12.06鞠幫玉N-糖基化位點及結構鑒定軟件發明2013.08.082013.09.23程凱蛋白質組修飾譜定量數據處理平臺發明2013.08.082013.09.23程凱飛秒瞬態吸收光譜數據處理程序軟件發明2013.08.072013.09.17韓克利壹種用於正、負離子檢測的飛行時間質譜儀檢測器發明2013.07.012013.12.04李海洋壹種光源與小孔光闌的同軸對準裝置發明2013.06.282013.12.04關亞風壹種轉板式單重態氧發生器發明2013.06.082013.11.20鄧列征壹種高真空儀器腔體加熱裝置發明2013.05.082013.11.27唐紫超壹種自動開關實驗儀器真空系統的裝置發明2013.04.242013.10.23唐紫超壹種信號線檢測裝置發明2013.04.232013.11.27唐紫超壹種實驗室冷卻水循環系統發明2013.04.232013.11.27唐紫超壹種用於采集呼出氣的加熱保溫密封裝置發明2013.04.182013.11.06王新基於三維空間靜電勢重構的新型蛋白質粗粒化計算方法軟件發明2013.03.272013.05.10李國輝化學氧碘激光器多物理場耦合模擬仿真軟件發明2013.02.072013.03.26懷英乙酸氣相加氫制乙醇的提純裝置發明2013.02.062013.09.25夏吳壹種采樣熱解析滲透膜的復合裝置發明2012.12.212013.06.12渠團帥壹種用於熱解析進樣的步進電機進樣器發明2012.12.212013.06.26王禎鑫壹種固定光纖的鍍膜夾具發明2012.12.212013.06.26龔選壹種便攜式快速檢測壓電微天平發明2012.12.212013.07.24孫立 科研方向
從2012年至2014年底,大連化物所確定和完善了研究所“壹三五”規劃,即,壹個定位:“以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為平臺,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在化石資源優化利用、化學能高效轉化、可再生能源等潔凈能源領域,持續提供重大創新性理論和技術成果,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設世界壹流研究所。”;四個重大突破:“煤代油新技術、WQZB用化學能高效轉化關鍵技術、潔凈能源相關的基元及催化反應中的重大科學問題、液流儲能關鍵材料與新技術”;七個重點培育方向:“烴類清潔轉化及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化工過程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燃料電池及氫能關鍵材料及技術、生物質能高效轉化利用技術、太陽能光-化學轉化科學與技術、生物分析與生物轉化技術、環境監測技術及設備”。 論文發表 1950-2014年發表論文總數1490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3的2859篇;據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該所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以來,發表SCI論文8304篇,200余篇學術論文發表在Science、Nature、Angew、Chem 、JACS等學術刊物以及相關學科頂級刊物上,出版科技專著59部。
《催化學報》:月刊,於1980年3月創刊,是由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學術性刊物。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會刊。主要報道能源、環境、有機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電催化、表面化學、催化動力學等學科領域的基礎性和應用基礎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色譜》是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承辦、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於1984年創刊。主要報道中國國內外色譜學科的基礎研究和色譜及其交叉學科的新方法、新技術、新儀器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以及色譜儀器與部件的研制和開發。該刊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精品期刊。已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俄羅斯《文摘雜誌》(AJ)、日本科學技術文獻數據庫(JICST)、波蘭《哥白尼索引》(IC)和英國《分析文摘》(AA)等20余種中國國內外重要檢索刊物和數據庫收錄。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0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公布,《色譜》的最新影響因子為1 .750(他引率為0 .87),名列中國國內化學類核心期刊的第壹位。
《能源化學(英文)》主要報道化石能源、電化學能、氫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轉化等與化學相關的創造性科研成果,以促進能源化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加速能源科學的探索研究和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原刊名為《天然氣化學(英文)》,1992年創刊,主辦單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2002年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同主辦。2006年JNGC與荷蘭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集團合作,所有文章在其Sciencedirect平臺上發布。2011年SCI影響因子為1 .348,位居SCI收錄的中國化學類期刊的第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