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中國小夥在沙漠裏栽出萬畝水稻!拿下3億投資,後來怎樣了?

中國小夥在沙漠裏栽出萬畝水稻!拿下3億投資,後來怎樣了?

幹燥、壹望無際、沒有生命,當提及這些,首先會想到什麽?沙漠!被稱之為“死亡之海”的沙漠,漫天黃沙,鋪天蓋地,除卻沙子,就只有呼嘯耳邊的風。

千百年來,沙漠都是人類想要征服的區域之壹。沙漠遼闊,若是能在沙漠種出花,可以稱得上“奇跡”。那若是能在沙漠上種出糧食,那就不再是奇跡,而是福音,全人類的福音。

科爾沁沙漠上的綠洲

在沙漠裏面種水稻,並不是天方夜譚。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內蒙古就開始推行這件事,但是因為種植成本問題,沙漠種植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有了設想,就不怕沒人付諸行動。2013年,騰飛率領的科研團隊開始尋找適合種植水稻的沙漠。經過敲定,騰飛將目標放在了科爾沁沙漠。

選在這裏,也是有考究的,科爾沁沙漠,原本是壹片綠洲,只是後來沙化,才成了如今模樣。但是下面本身蘊含的豐富地下水物質和有機物質,都是極有利於種植水稻的。就現在調查而言,全國可供種植的沙漠面積達3萬畝。

有了先天條件,如何利用這些先天條件,創造壹個良好的種植環境,也成了重中之重。沙漠的特點之壹—幹旱,水分還沒有完全被吸收,就被蒸發。所以騰飛率領的團隊,為此專門研發了壹種拱形發薄膜支架。和大棚類似,但是不同於壹般的大棚,這個大棚不僅能夠防止水分蒸發,還能夠提高空氣濕度,讓水稻保持充足的濕潤。

當然,水稻兩側的防護林,也是重中之重。若是防風效果太差,水稻連同薄膜支架會壹起被吹跑。至於其他方面的技術問題,只要解決了水資源、防風這兩大問題,其余的都是小問題。

收入和付出

誠然,第壹期的水稻投入只有500畝。但是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原本荒無人煙、壹望無際的沙漠,也成了綠洲。第二期,騰飛率領團隊由原本的500畝擴增到5000畝。壹次次擴增,壹次次研究,騰飛所在的團隊,***收獲了15項專利、4項發明。

看起來,騰飛的成功是壹蹴而就的。但是背後的艱辛,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這壹望無際的沙漠,種植水稻的夢想,讓騰飛實現了。數萬畝的水稻被種植出來,其利潤高達千萬。不僅如此,這個項目得到了無數人的看好,騰飛因此拿下了壹筆3億元的投資。

民以食為天

糧食,對於我國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古來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更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在古代,為糧食發動的戰爭不在少數。而新中國成立之後,糧食更是壹個大問題。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糧食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

在袁隆平等科學家兢兢業業的研究下,雜交水稻被研發出來。糧食問題得到了解決,但隨著時代進步,種植糧食的人越來越少,荒廢的田地越來越多,這也就預示著量產、多產成為壹種新的發展趨勢。既然如此,田地的規模、方式等,都是壹個比較大問題。而騰飛在沙漠上種植水稻,有四大優點:

其壹:將日趨嚴重的沙漠化,得到控制。中國領土雖然遼闊,但是人口也不少。若是任由沙漠化繼續下去,將會是壹場比較嚴重的危害。其二:解決了糧食問題。糧食問題,不單單是國內的問題,更是全世界的問題。即便中國人保證了溫飽,但是全人類還有不少地區並沒有保證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其三:解決了耕種問題。糧食耕作,現代化發展,追求的是效率化。而騰飛率領的團隊,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其四:解決了就業問題。產業帶動發展,在沙漠種植糧食,本身就是壹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無形之間,就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解決了就業問題。

騰飛能夠將沙漠種上水稻,是壹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因此騰飛也被稱之為“第二個袁隆平”,這或許就是對騰飛最大的贊譽。

  • 上一篇:中國保溫隔熱材料的幾個發展趨勢
  • 下一篇:中航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