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中國在國際貿易配額中扮演什麽角色?

中國在國際貿易配額中扮演什麽角色?

入世後,中國企業如何發揮比較優勢?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課題組

加入世貿組織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這是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現實需要和必然趨勢。中國市場將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在更大範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參與全球競爭對中國企業是壹個全新的考驗,中國企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我們需要盡快了解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從而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因此,研究中國企業的比較優勢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壹。

首先,研究中國企業國際比較優勢的意義。

加入世貿組織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中國參與世界經濟體系的歷史性機遇。由於世界各國在資源、文化、歷史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較優勢,因此研究和發揮國際比較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於我國企業的資源配置。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逐利經濟,逐利的過程就是強調比較利益的過程。因為在充分實現分工和交換的條件下,經濟利益大多體現為比較利益,通過比較利益的實現來達到謀取利益的目的。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們強調形成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強調生產,忽視效率。企業也熱衷於“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不考慮比較優勢和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問題。因此,各地區、各企業重復建設、重復生產的問題十分嚴重,很多企業低水平擴張,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實踐證明,這種模式不利於社會化大生產、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

從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來看,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形成和發展,經濟分工與合作成為必然趨勢,經濟效益最大化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無所不包的國民經濟體制、片面追求自給自足和“壹切都是不求人”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由於每個地區乃至國家在經濟發展上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優勢,因此沒有必要建立壹個完整的經濟體系。同樣,各種經濟利益相關者在自己的生產經營中往往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和優勢,在特定領域形成自己的優勢,以實現社會分工和交換過程中的最低成本和效率。因此,市場經濟的本質是強調利益原則,特別是比較利益原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是選擇和有效配置資源的唯壹標準。

2、有利於促進優勢產業和產品的出口。

因為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會帶來壹些比較利益。然而,中國多年的高進出口關稅和配額使得中國產品的國際交流步伐緩慢,關稅限制和貿易壁壘無法體現各國不同的比較優勢。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的步伐大大加快。通過對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有利於中國企業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

3、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通過對比較優勢的分析,找出目前我國企業和產業存在的優勢和問題,有利於生產要素向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和產業轉移,進壹步實現具有比較優勢產業的規模經濟,進壹步提高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經濟效益。

4.有利於促進劣勢行業和企業盡快提高競爭力。

由於關稅的降低和貿易壁壘的消除,中國有可能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合作。對於我國目前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產品,將受到國外產品的沖擊,迫使劣勢行業和企業加快改革重組步伐,盡快提高競爭力。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越是盡早開放的行業和產品,越能盡快形成競爭力。壹些保護性行業往往是競爭力差的行業。因此,加強比較優勢的研究對於提高我國劣勢企業的競爭力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中國企業的比較優勢

與國外企業相比,雖然在技術和管理上還有壹定差距,但中國企業在很多方面也有壹定的比較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勞動力優勢

企業競爭就是產品競爭,其中產品價格競爭是壹個重要方面。在產品的價格構成中,人工成本占有相當大的成分。在勞動力成本方面,中國企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具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的勞動力成本僅占美國和中國的八分之壹。目前中國農村有近十億人口。入世後,由於對農業的沖擊,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步伐將大大加快,這將進壹步降低城市勞動力成本。中國企業有很強的優勢,對於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產品的成本會進壹步降低。這壹趨勢將使中國在紡織、服裝和玩具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獲得更大的國際比較優勢。

2.市場優勢

中國比較優勢的另壹個重要方面是市場優勢。擁有65438億人口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國內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以家電行業為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0年,中國農村市場每百戶彩電、洗衣機、冰箱擁有率分別僅為48.74%、28.58%和12.31%。農村市場遠未飽和,市場潛力巨大。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時期。高速公路、立交橋、鐵路、電網、舊城改造等項目為相關行業和產品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三峽工程的建設和北京申奧成功,使得基本建設及相關產品的市場空間更大。每年上千億的物資采購為我國相關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些材料和設備,除了少數必須從工業化國家進口外,由於運輸成本等原因,主要依靠附近配套生產。巨大的市場潛力,熟悉中國國情、了解國內市場的中國企業的消費心理,以及中國產品在本國的強大親和力,使得中國企業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具有很強的優勢和競爭力。

中國產品在國外市場也有相當大的優勢。從國外市場的需求水平來看,高檔商品有市場,中低檔商品市場更廣。尤其是在經濟落後的國家和地區,高端電視、高端音響、數碼相機等高端產品的需求市場非常小,中低端產品更受歡迎。即使在最發達的美國,大量財富也只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普通人的產品也以便宜為主,從早上的鬧鐘、體重秤、吹風機,到晚上的臺燈、睡衣、拖鞋,幾乎都離不開中國產品。即使是家電這樣的產品,美國人也不總是想要昂貴的高端商品。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組團考察美國家電市場。壹般感覺家用電器不是美國家庭消費的重點和焦點,也不是家庭富裕的標誌。普通美國人對白色家電的消費觀念是實用、方便、便宜,而這恰恰是中國產品的特點。此外,在中亞、南亞、非洲等國家,由於農業現代化程度低,農業運輸的貨物分散,運輸量小,運輸距離短,通達條件很差,所以價格低廉、經濟實用的中國產品很受歡迎。所以中國產品在國外市場也有很大優勢。

3.國際競爭力的優勢

壹些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特別是國內壹些開放較早的競爭性行業和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積累了相當的技術、人才和資金優勢。壹些企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較強的研發能力,掌握了相關產品的關鍵制造技術,其品牌也獲得了相當的知名度。個別企業,如海爾,秉承國際化經營的理念,發展成為世界級的跨國企業集團。海爾集團憑借實力和魄力,選擇了美國、德國等高度發達的國家作為主要目標,在美國安營紮寨,建立制造基地,打開美國、德國的市場,然後借機開拓普通國家的市場。在《福布斯》雜誌的最新統計中,全球白色家電海爾集團綜合實力排名第六。目前,海爾在全球建立了12個海外工廠、56個貿易中心、15個設計中心和53000個營銷網點,產品銷往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年,海爾的銷售總額達406億元,出口創匯2.8億美元。按照目前的速度,海爾集團將在2003年躋身世界500強。中興通訊近日向南斯拉夫提供了總價值2.25億美元的GSM移動通信設備,實現了我國高科技成套設備出口的突破。

天津制藥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提高了核心競爭力,在地塞米松市場取得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上世紀90年代初,法國羅素公司等大型跨國公司憑借其雄厚的實力,采取低價策略搶占中國市場,天津醫藥公司被迫停產。但是,他們並沒有灰心,而是總結經驗,盡力而為。經過幾年的奮鬥,他們計劃實施“高科技加規模經濟”的發展戰略,采用了120多項新工藝,獲得了自己的技術專利。很多項目達到了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重新奪回了質量和價格上的優勢,不僅使羅素和美國、意大利等國公司的產品退出了中國市場,還占領了亞洲60%的市場。這些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其產品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即使目前我們部分行業的整體水平還不如發達國家,但國際市場的需求是分等級的,任何國家都有強弱產品,做不同的事情。國際產業結構是有分工的,而分工的基礎是比較優勢。即使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不可能所有行業都先進,所有產品都有絕對優勢和競爭力。我國企業在某些領域也有壹定的比較優勢。只要選擇對自己的市場定位,就會有自己的市場機會。即使在普通機床、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等機械領域,我們的產品在質量、品種、性能、價格上都有壹定優勢,可以與國外同類產品競爭。國產工程機械價格普遍低於進口原廠產品。進口技術國產化後,主機市場價格大致相當於同型號進口產品的50%-80%。我國自行設計、基本用國產零配件生產的產品價格僅為同型號進口產品的1/4左右。

4.行業優勢

總的來說,我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產品,如紡織服裝、文教體育用品、毛皮羽絨制品、大部分紡織輕工以及部分建材產品、部分家用電器、部分機電產品、部分化工產品、部分鋼鐵產品等,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相對比較優勢。入世後,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型企業短期內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他們可以利用國外市場取消配額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機會,給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些產品大部分是發達國家不生產或很少生產的。

中國紡織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典型代表,占中國工業增加值的8%。它是中國的傳統支柱產業,是中國38個行業中的第二大行業,也是中國第壹大創匯行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總纖維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占世界紡織品出口貿易的13%,占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的23%。近年來,中國紡織品出口在產品結構和出口附加值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紡織業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擁有勞動力和資源優勢,以及相對完整的加工基地,為中國參與競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在國外很受歡迎。尤其是自行車、玩具、制筆、文具、罐頭等有規模、技術成熟的行業,在國外有很強的競爭力。中國洗衣機約占世界總產量的24%,冰箱占16%,空調占30%。中國家用電器已進入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對美、日、英、德、法等發達國家年出口額已超過65438.0億美元。中國的輕型摩托車不僅銷往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還出口到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亞洲國家,中國的輕工產品因“價廉物美”而很受當地消費者歡迎。很多產品的價格只有本地產品的壹半,而且比很多本地產品更耐用。隨著阿富汗反塔利班戰爭的結束,阿富汗的戰後重建即將展開,恢復正常生活的阿富汗人將逐漸購買日常用品,中國生產的輕工產品成為他們的首選,從彩電、冰箱到自行車、收音機到毛巾、肥皂。中國產品在這裏有市場。中國生產的自行車性價比在世界上遙遙領先,所以中國生產的自行車在中國已經成為具有相當比較優勢的產品。2000年,我國自行車產量為5000萬輛,其中出口3280萬輛,占65.6%。中國生產的自行車出口量占全球自行車貿易的60%以上。在阿富汗等國,自行車是最合適、最急需的消費品。只要他們買得起,中國制造的自行車就會成為他們的首選。中國的自行車制造商預測,如果世界局勢穩定,許多自行車制造商明年的出口可以增加30%至40%。

5.制造業的優勢

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表明,制造業是壹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是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基礎。無論未來科技如何發展,制造業永遠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產業。然而,在21世紀的世界,制造業正在經歷壹場深刻的戰略重組,新壹輪的制造業資源優化配置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由於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土地資源豐富,許多跨國公司逐漸將制造基地轉移到中國,中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這給中國制造業帶來了相當大的比較優勢,也是有壹定基礎的。

第壹,產能在全球舉足輕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了強大的制造業體系,在多個領域形成了制造業基地。中國的鋼鐵、集裝箱、水泥、平板玻璃、電視、鐘表已居世界第壹,造船業居世界第壹。中國已經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大規模的制造業體系,產值、利稅、企業數量、從業人數等指標居於主要地位。

二是掌握壹批重大技術裝備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經過技術改造、引進和自主開發,我國制造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短,產品整體技術水平大幅提高。中國基礎工業部門80%以上的生產能力由國產設備提供,農業設備幾乎全部由中國提供。我國為電力、石化、冶金、交通等部門生產的相當壹部分大型成套設備和重要機械產品,已達到國外80年代中後期的水平。

第三,開放程度比較高。中國制造業在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中占據領先地位。近20年來,制造業進出口增速壹直高於全國出口和進出口總額增速。壹些行業的產品,如通用機電產品和日用機械,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很大份額,制造業產品已成為中國出口的支柱產品。

四是企業規模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中國沒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加大了重組整合力度。即使在國際競爭力較差的汽車行業,通過兼並重組,也從過去的100多家組裝廠組裝到目前的13家汽車廠,累計生產100多輛汽車,占總產量的90%,並將進壹步形成以SAIC、壹汽、東風為核心的三大汽車集團,大大提高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6.本地化優勢

進入壹個國家的市場,不僅要有產品優勢,還要充分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和消費習慣。在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也具有相當的比較優勢。在華企業除了感受,也最了解中國人的消費水平、特點、購買心理、價值觀和審美。壹些中國企業提出“量身定制”和“設計理念本土化”的方針,正是基於對我們在這方面優勢的認識和把握。

首先,中國企業熟悉中國人的口味和愛好。洋酒、快餐在國內風靡壹時,對我國企業造成壹定沖擊。但通過調查發現,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主要迎合年輕人和兒童,而不是中國所有成年人都喜歡。然而,中國的快餐企業通過深刻反思和深化改革,逐漸獲得了市場優勢。全聚德烤鴨、狗不理包子、蘭州拉面開始在快餐市場占有壹席之地。全聚德烤鴨已經走出國門,在十幾個國家註冊或開設分店。

面對國外品牌的沖擊,中國飲料行業“十強”中的健力寶、娃哈哈、椰樹、樂百氏、露露等產品通過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的特點,與國外產品展開競爭,逐步獲得競爭優勢。特別是我們的年輕產品“娃哈哈”和“健力寶”,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勇於和跨國公司的同類產品競爭。眾所周知,世界第壹飲料是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及其兄弟百事可樂多年來壹直主導著世界飲料市場,在中國市場也占據著重要地位。與他們相比,中國企業的實力確實差距很大。而我們的年輕產品“娃哈哈”“健力寶”不怕強手,敢於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與之競爭。娃哈哈在穩住乳酸飲料、純凈水、八寶粥產品的基礎上,進軍可樂型碳酸飲料“非常可樂”,向“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發起沖擊。短短兩年,其產品已占全國碳酸飲料市場的65,438+00%。很多省份已經超過了洋可樂的份額。“健力寶”不僅敢於在國內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競爭,而且敢於跨越太平洋進入美國,通過步步為營的戰略逐步站穩腳跟,進軍北美、拉美、東歐、南歐和東南亞市場。在美國超市,美國的可口可樂迫於中國知名品牌的競爭壓力,不得不開始降價。

第二,中國企業熟悉中國人的文化背景。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中國文化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的服裝強調樸素和優雅,崇尚自然和和諧,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款式、造型和風采。它不僅受到國人的歡迎,也贏得了海外消費者的青睞,在國際服裝市場上作為壹個流派呈現在世人面前。

中國的化妝品市場相當大,寶潔、聯合利華等世界知名公司都來擺攤。跨國公司的規範化管理,先進的管理方法,全球標準化的產品特色,鋪天蓋地的廣告推廣,短短幾年就席卷了壹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國人的主要產品有飄柔、潘婷、海飛絲、舒膚佳、汰漬和玉蘭油。為應對跨國公司的挑戰,上海家化充分發揮企業了解當地文化和當地市場的優勢,瞄準長期青睞傳統產品的消費者,將中草藥的治療作用引入化妝品,圍繞其著名品牌產品六神丸開發出六神花露水,具有提神醒腦、消除營養不良、止癢的特殊功效。產品上市後迅速獲得60%的市場份額,隨後推出六神。

第三,中國的傳統習慣賦予了中國相關產業壹定的比較優勢。比如中醫藥行業,在中國和世界市場都有獨特的優勢。中國的中醫有幾千年的優良傳統,“有病吃中藥,保健吃中國補藥”已經成為中國很多人的傳統習慣。西醫雖然具有診斷準確、療效迅速的特點,但在國內也被很多人接受。但由於西醫設備和西藥價格較高,加上西藥主要是化學合成品,導致很多藥源性疾病。因此,不僅中國重視中醫,就連壹向歧視中醫的美國也在大力發展以自然療法為特征的中醫研究。因此,以中醫為基礎的中藥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

第四,中國農村市場的特點決定了中國企業的比較優勢。中國有近十億農民,這是壹個相當大的消費群體。國內外許多企業壹直看好中國農村市場,市場開發的重點是啟動中國農村市場。與外企相比,我們更了解中國農村市場的特點。由於經濟基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中國農村需要便宜、耐用、易操作的產品。還有很多農村電壓不穩,交通不便,山區地形變化大。對於壹些精度高、功能多、操作復雜、電壓要求穩定的進口設備和家用電器來說並不合適,功能簡單、操作方便、電壓適應性強、易於維護、價格低廉的中國產品更受歡迎。

  • 上一篇:中關村的發展方向
  • 下一篇:重慶大學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