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中國著名的高分子學家

中國著名的高分子學家

卓禧仁,男,1931年2月出生於福建廈門。高分子化學家,現任武漢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3年獲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1991年、1999年分別獲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和三等獎。已發表論文240余篇。1986年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99年當選為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會士。

曹鏞,男,1941年10月生。湖南長沙人。1998年至現在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子光電材料及器件研究室主任。2001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院士。曹鏞教授在光電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的學術成就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承認。***發表有關論文130余篇(其中有2篇是發表在NATURE(London)雜誌),根據SCI的檢索,被他人引用達2200余次;已獲得專利13項,其中中國專利1項,美國專利12項,另有6項美國專利正在審查中。與其他同誌***同分別於198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1991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程钅容時,高分子物理化學家。1927年10月生,宜興和橋鎮人。在高分子的分子表征、溶液性質、體積排除色譜、交聯高分子網絡結構、高分子鏈的構象理論、高分子凝聚態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迄今已發表研究論文110余篇。參與研究的順丁橡膠工業化生產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稀土催化聚合順丁生膠的表征》和《高聚物的分子量測定》兩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他主持的《凝膠色譜的擴展和分離效應的統壹理論》受到國際同行高度重視並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參與指導的“高分子長鏈支化結構研究”和《系列窄分布聚苯乙烯樣品的研制》分別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馮新德,又名心得,1915年10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同裏鎮。胺存在下的烯類聚合與引發機理”獲1986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醫用嵌段聚醚氨酯抗凝血材料”獲1990年天律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烯類自由基聚合引發體系研究”獲1990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甲類)二等獎。在其近六十年的教學與科研生涯中,為我國高分子科學事業和培養造就壹批高級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我國高分子化學的先驅和奠基者之壹。

何炳林中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18年8月24日生於廣東番禺。迄今,已培養出100多名碩士,50多名博士及博士後12名,獲國家級、部委級及省市級教學及科研成果30多項,在國內外科技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0多篇。正在進行的研究課題有國家973重大項目子課題和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等。近年來主要成果和獎勵:1999年“生物醫學高分子”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壹等獎;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0年“若幹生物醫學高分子的研究” 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2000年《高選擇性吸附分離功能高分子材料》獲科技部杜邦科技創新獎。

林尚安,男,漢族,福建省永定縣人,1924年生,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外高分子學術界享有盛譽。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具有高水平的論文150多篇;先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4項,廣東省自然科學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7項。在教學成果方面,先後榮獲“全國高校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國家教委、人事部、全國總工會聯合授予的“全國優秀教師”稱號,並獲“全國優秀教師獎章”,廣東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優秀園丁獎”、“南粵傑出教師獎”和“廣東省職工先進工作者”稱號以及中山大學授予“特別貢獻獎”。

黃葆同,著名高分子化學家,1921年5月生於上海市。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為我國高分子科學培養了19名碩士生,20名博士生(含博士後3名)。在國內外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稀土催聚順丁橡膠的表征》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5年在紐約的“高分子科學十年展望”國際會議上,應邀作了題為“稀土催聚體系的最近成就與展望”的學術報告。他領導的鎳順丁表征工作研究組,為獲得1986年國家首屆科技進步特等獎的“順丁橡膠工業生產新技術”項目的 7個協作單位之壹。

錢人元 男,化學家。江蘇常熟人。193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沈家驄 浙江紹興市人。高分子化學家。已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合著專著2部。1992年經評選增補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學部委員。

王葆仁,江蘇省揚州市人,中國高分子合成和有機合成化學家。 發表研究論文約70篇。晚年雖體弱多病,仍奮力著作,完成了逾二百萬字的有機合成壹書,被認為是有機化學方面的重要參考著作,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王佛松,1933年5月23日出生,廣東 興寧人。高分子化學家。1988年至1994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84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稱號。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及三等獎1次,發表論文200多篇,合編專著1部,譯著1部。

徐端夫,男,1934年生於浙江杭州。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國家發明獎,中科院自然科學壹等獎和科技進步壹、二等獎和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壹等獎。

徐僖,高分子化學、高分子材料科學專家。發表研究論文200余篇,出版著作、譯著4本,申請專利20余項。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等20余項國家、部委、省級獎勵,以及高分子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高分子化學育才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曾被授予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和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是我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壹。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楊玉良,男,漢族,1952年11月生於浙江省海鹽市。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被聘為國家“973”項目-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200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年被再次聘為國家“973”項目——聚烯烴的結構與高性能化的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

於同隱,江蘇無錫人。高分子化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學雜誌》副主編,合著有《高分子粘彈性》,發表論文60余篇。

周其鳳,男,1947年10月生,北大教授,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研究所所長。16年來,周其鳳發表論文160篇,據SCI統計,其論文被引用486次。他曾獲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基金,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勵。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上一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人才培養
  • 下一篇:中興專利年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