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導致風格切換不暢
中金公司快評指出,自八月份以來,A股市場“新老偏均衡”、周期略跑贏成長的風格再平衡方向,與預期基本壹致,但A股市場整體表現弱於預期,且風格轉換較為糾結。
近期的金融股拉漲有不少投資者將其與2014年四季度類比,中金公司認為由於風格轉換並不順暢,導致兩者並沒有可比性,同時表示,這背後或有三大原因:
1.A股近年投資者結構機構化:我們與投資者溝通顯示多數機構投資者對偏短的機會興趣並不堅定,而更關註那些可以看得更長的邏輯;同時由於散戶比例降低,周期的局部拉漲吸引到的資金關註明顯不如此前多,這樣導致周期領漲明顯不如以往的市場輪動中犀利。
2.政策基調影響:近期政策已經在強調“總閘門”和“防風險”有關,這些政策基調,使得市場對明年政策退出的影響仍有顧慮,對周期板塊的表現持續性有壹定的懷疑。
3.年末機構風偏有所下降:在連續兩年的結構性牛市、機構收益普遍較好之後,尤其臨近年底,市場風險偏好也有所抑制。
機構觀點
中金公司認為,目前仍需要穩守基本面與估值底線,關註政策漸變。
根據中國近期公布的11月份PMI數據顯示,制造業活動仍在繼續向好,近期公布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也顯示企業盈利仍在繼續恢復;全球來看,復蘇交易可能仍是大方向。
綜合來看,中金公司認為中國市場復蘇交易可能仍是短期主線,但實際過程可能較為糾結,要提防年底市場的意外波動。風格轉換也可能繼續較為糾結,“新老配置偏均衡”策略依然適用,在市場的變化中穩守基本面與估值底線,註重低估值、有正面催化等因素。
大方向上,少數近期調整較多的新經濟領域,可以考慮逐步低吸;繼續關註幾個方向:1)內需消費中估值不高、景氣程度仍改善的汽車、家電、家居等;2)關註光伏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特別是上遊原材料如鋰;3)低吸化工龍頭、龍頭券商及保險等。後續密切關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關註海外疫情及政策進展、中美關系、中國增長及政策退出節奏來判斷市場短期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