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申請繼續向華為供貨,對華為的影響來說確實不大因為華為目前的麒麟芯片需要7納米制程的批量生產,可是中芯國際目前做不到這壹點,目前來說最多也只有14納米,在臺積電給華為徹底斷供之前,臺積電日夜加班給華為備貨了差不多1.2個億的芯片,應該還能夠再支撐兩年,即使美國恢復了中芯國際的供貨,那麽華為的芯片也只能往後退兩代了,不過對於華為來說也聊勝於無。
中芯國際這邊向美國申請信供貨華為的同時,還壹再強調自己會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其實申請供貨華為的不僅僅只有中興國際,還有臺積電,聯發科,三星等等半導體企業都先後向美國這邊提出了申請,可是美國這邊能答應嗎?好不容易撕破臉制裁華為怎麽會放過這樣壹個給華為去喘息的機會,我覺得這個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華為陷入絕地之境,好在我們國家出手了,出臺了半導體發展的相關政策,讓全中國的各大企業都加入進來,幫助華為來研發,希望華為在未來的兩年時間能夠脫離美國的制裁。
目前來說,中芯國際在芯片生產的制成上面成績斐然,可是距離世界頂尖水平還有幾代的差距,這個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至少5年以內僅僅只靠中心國際的實力是絕對趕不上的,不過也有人好奇,既然是國內的晶圓代工,為什麽中芯國際會被美國給控制了,因為現在美國出臺了壹系列的規定,如果是使用美國芯片技術的話要向華為供貨,那必須要經過美國同意。
因此中興國際只要不聽話的話,壹樣也會被美國給制裁的,所以中芯國際也只能是愛莫能助,在半導體發展的道路上我國還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