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技術重點學科介紹
信息產業部批準(2000.1)/重慶市批準(2000.438+02)
學術梯隊負責人:王國印梯隊:博士生導師2人,265,438+0教授,客座教授4人,副教授29人,博士23人。
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處理
2)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
3)網絡和信息安全
4)多媒體傳輸和處理技術
5)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
6)中文信息處理
學科特色:主要致力於綜合智能系統、網絡流量測量、網絡資源動態調度、服務質量(QoS)、信息安全、生物信息處理等理論和方法的研究。為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開發多媒體無線傳輸技術和多媒體終端協議棧軟件等。,在粗糙集理論研究方面國際知名。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前973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攀登計劃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主持了兩次國內會議(CRSSC2001和CRSSC2003)和兩次國際學術會議(RSFDGrC2003和IFKT2008)。擁有信息產業部和重慶市計算機網絡與通信重點實驗室,致力於平臺建設和開放建設。由財政部支持,擁有中央和地方共建的信息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本文主要研究計算機網絡安全性能評估技術、安全審計技術、網絡入侵檢測技術等。
學術成就:出版教材和專著20余部;發表論文390余篇,其中SCI和EI收錄論文100余篇。三年來完成國家科研項目1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橫向項目20余項。可支配資金3000多萬元,其中國家項目900多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重慶市技術發明1,重慶市自然科學1,重慶市自然科學2項,重慶市科技進步3項,國家教學成果獎1,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榮獲“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群體”稱號。聯合培養了20多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博士生和300多名碩士生,在校碩士生250多名。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重點學科介紹
重慶市批準(2004年7月)
學術梯隊負責人:武玉梯隊:1博士生導師,5名教授,1客座教授,9名副教授,5名博士。
研究方向
1)數據庫理論與應用
2)軟件工程
3)嵌入式系統
4)空間信息系統
學科特色:1)計算機軟件理論與應用研究並重。主要從事軟件構件與架構、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此外,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還從事第三代移動通信中位置服務器技術的研究。
2)研究生和本科教育重點培養與國際接軌、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面向社會、面向企業、面向應用的高級軟件人才。
3)與國際國內公司、企業、政府在軟件人才培養、科學技術研究等領域的廣泛合作。如與印度環球視野等公司聯合進行本科教育和培訓;與重慶市信息產業局共同研究重慶示範軟件學院建設,探索培養高級軟件人才的教育體系和模式;中韓互派學者和學位培訓,中韓合作開發GIS軟件產品。
學術成果發表論文200余篇,60余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近三年完成國家科研項目3項,在研國家科研項目2項,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可支配資金700多萬元;獲重慶市自然科學二等獎1,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兩次主持國際會議(2004年和2007年)。
計算機系統結構重點學科介紹
重慶市批準(2006.1)
學術梯隊負責人:唐紅梯隊:1博士生導師,15教授,65438客座教授,16副教授,65438博士。
研究方向
1)計算機網絡
2)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
3)網絡並行計算和資源管理
學科特點
研究重點是計算機網絡、網絡並行計算和資源管理、嵌入式系統及應用。積極組織力量,籌劃項目,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資金計劃。同時也依托學校的科研經費,開展重點方向的預研,為進壹步的項目打下基礎。
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標準化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和橫向項目多項,研究經費504萬元。獲1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共發表論文164篇(其中SCI、EI、ISTP檢索45篇,56次),專著1部,譯著2部,教材4部,授權發明專利1項,已申請並公開的發明專利5項。
該課題成功獲得“3G軍民終端設備動員中心”和“移動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兩個重點科研基地建設項目,成為重慶市高校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重點實驗室的重要力量。同時,網絡並行計算的研究平臺已經初步建成。這些重點科研平臺為學科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1.德國紐倫堡大學的Günther Greiner教授應邀來校訪問和講學。
應我校國際合作與交流部主任、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謝邀請,德國紐倫堡大學Günther Greiner教授於6月23日10來我校參加“計算機工程”領域人才培養交流會,並現場介紹了赴德國攻讀碩士學位的情況。Günther Greiner教授分別於1978和1980獲得德國圖賓根大學數學學士和博士學位。自1990以來,他壹直是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和計算機圖像研究組組長。2000年起,被評為計算機系教授,調到工程學院任教。目前擔任“三維圖像分析與合成”博士點負責人,計算工程(學士、碩士、博士)留學生協調員,“復雜場景與傳感器數據的模式化分析與虛擬化”合作研究中心主席。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李波教授應邀來我校訪問和講學。
應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王國印的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李波教授於2009年6月5438+10月65438+2月下午來我校進行學術訪問和講座。李波教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學技術部主任,國家973計劃“數字媒體理解理論與方法研究”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估組專家,衛星有效載荷技術專業組成員,國家邊海防視頻監控建設專家庫成員,國家多媒體技術標準化技術分委會成員,中國學術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評估委員會委員。
(更多學術交流請點擊延伸閱讀)代表性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粗糙集的自動知識獲取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基於粗糙集理論的不確定性信息處理研究
2.國家863項目:
多媒體數據的動態壓縮及其應用研究
TD-SCDMA終端基帶芯片軟硬件研發及終端參考設計(2004AA123150,子課題)
3、科技部攀登計劃:
粗糙集智能數據分析模型系統的理論與應用
4、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
面向不確定性海量信息處理的智能數據挖掘理論及應用研究
5、教育部“春暉計劃”科研項目:
高速IP網絡流量測量模型研究
6、教育部科技攻關重點項目:
基於數據庫挖掘核心技術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研究
網絡計算機系統集群服務器實現技術(050311)
7.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特別項目:
手機基帶芯片和無線模塊的設計、開發和產業化
8.國際合作項目:
瑞典巖石斷裂的SKB圖像分析
韓國政府國際合作項目2003-2585在中國下壹代移動通信網絡TD-SCDMA環境下LBS定位服務器的開發。
9.重慶自然科學基金:
入侵檢測系統中快速數據包匹配算法的研究
網絡與信息安全傳輸及網絡入侵檢測方法研究
巖石裂隙和節理圖像分割算法研究
10,重慶市重點科技項目:
網絡工程與信息軟件關鍵技術研究(7818)
11,重慶市科委重點項目:
網絡示範工程及關鍵技術研究
網絡應用示範項目
12,重慶市科技項目:
IP網和電信網統壹管理信息模型的研究
重慶電信“97工程”應用軟件的開發
1802(網絡安全評估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GIS組件庫的開發與應用
13,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科技項目
基於軟總線的TMN實現技術研究
網絡服務器系統的安全審計與維護系統
基於XML的分布式軟件構件技術研究
基於電子商務協議的加密算法研究
基於粗糙集的智能信息處理理論及應用研究
基於數據挖掘的入侵檢測技術研究
代表性研究成果
實驗室承擔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70余項,累計經費2500多萬元;發表論文350余篇,其中90余篇被三大檢索系統收錄。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粗糙集的自動知識獲取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基於粗糙集理論的不確定性信息處理研究
2.國家863項目:
多媒體數據的動態壓縮及其應用研究
3、科技部攀登計劃:
粗糙集智能數據分析模型系統的理論與應用
4、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
面向不確定性海量信息處理的智能數據挖掘理論及應用研究
5、教育部“春暉計劃”科研項目:
高速IP網絡流量測量模型研究
6、教育部科技攻關重點項目:
基於數據庫挖掘核心技術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研究
7.重慶自然科學基金:
入侵檢測系統中快速數據包匹配算法的研究
巖石裂隙和節理圖像分割算法研究
8.重慶市科委重點項目:
網絡示範工程及關鍵技術研究
網絡應用示範項目
9、重慶市科技項目:
IP網和電信網統壹管理信息模型的研究
重慶電信“97工程”應用軟件的開發
1802(網絡安全評估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GIS組件庫的開發與應用
10,重慶市教委科技項目:
基於軟總線的TMN實現技術研究
網絡服務器系統的安全審計與維護系統
基於XML的分布式軟件構件技術研究
基於電子商務協議的加密算法研究
發明專利:
計算機信息安全黑匣子
民兵網絡戰訓練系統
專著:
粗糙集理論與知識獲取
災難恢復指南(已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