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周建庭的人物成就

周建庭的人物成就

近五年來,在四川、西藏、山東、貴州、河南、雲南等10余省市成功主持加固了160多座橋梁,取得了11億多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其中,重慶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成果“大、中型橋梁加固、修復、處治系列新技術開發與工程示範(CSTC2005AA6010)”獲重慶市2008年科技進步壹等獎(排名第壹)。在結構安全監測和評價研究領域,國內外首次提出了基於可靠性理論的橋梁遠程監測安全評價體系(發明專利公開號:CN1740444),成功地解決了橋梁安全監測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研究成果已成功應用於國內第壹個已建大型橋梁的集群監測系統。近5年,科學評定橋梁承載力82座,為保證這些橋梁的安全並為橋梁管理者的科學決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帶來了3億多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

科學研究骨幹——橋梁安全評價的專家

1993年剛從重慶交通大學(原重慶交通學院)路橋專業畢業的周建庭,就開始與公路、橋梁打起了交道。這時,壹則消息:“在我國眾多的橋梁中,至少三分之壹以上存在結構性缺陷或不同程度的功能失效隱患,需要進行定期人工檢測。每座橋梁的檢測需耗資數萬元乃至數百萬元”讓周建庭走上了探索“橋梁安全評價”之路。

由於橋梁安全評價技術在國內剛起步,所以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和到工地測試數據成了周建庭生活的全部。1996年,年僅24歲的他在國內首次提出並完成“遞推叠代實測橋梁影響線評定橋梁承載力技術”研究。從此,周建庭教授走上了壹條艱苦而又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道路。

他在研究中發現,“橋都”重慶的橋梁由於長期處於“酸雨”環境之下,特別是三峽成庫過程中水位變化對庫岸乃至橋梁基礎的侵蝕,使重慶的橋梁安全問題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為此,2000年,他在國內首次完成了三峽庫區變動水位區部分淹沒橋梁的主拱圈塊石水蝕試驗和橋基水蝕試驗,用以指導三峽庫區縣鄉公路數千座橋梁的安全性評價工作。這項成果為確保庫區橋梁的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礎。

2001年,周建庭首次提出了“基於可靠性理論的橋梁監測系統的安全評價技術”,將靜態、離線的工程結構的可靠性設計方法,移植於動態、在線的基於遠程監測的橋梁結構可靠性評價,即通過動態、實時、連續的海量監測數據來實時評價橋梁的安全性,摒棄了傳統橋梁安全監測技術缺乏可靠的評價指標、損傷識別有限等缺陷,成功地解決了橋梁安全監測中的關鍵技術問題。2002年,周建庭負責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大型橋梁安全遠程實時監測成套技術開發研究”的安全評價核心研究工作,他將“基於可靠性理論的橋梁監測系統的安全評價技術”成功地運用於“橋梁安全遠程智能集群監測系統”,建立了國內首個橋梁遠程集群監測評價系統,實現了地域分散且橋型不同的三座大型橋梁的集群安全監測與評價。2005年經專家組鑒定,該成果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橋梁健康監測的智能化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專業技術能手——舊危橋整治加固的行家

除了橋梁安全評價技術,周建庭還致力於橋梁加固技術的研究,同樣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在國內首次提出並構建了“基於可靠性理論的橋梁遠程監測評價體系”,研發了橋梁“截面轉換加固T型梁橋技術”、“體外預應力(縱向)加固空心板實用技術”、“遞推叠代實測橋梁影響線評定橋梁承載力技術”、“非高速公路國省道橋梁防護系統的加強改造成套技術”等系列重大實用新型技術,完成了變動水位區部分淹沒橋梁的主拱圈塊石水蝕試驗和橋基水蝕試驗等多項涉及三峽庫區橋梁安全評價、檢測及加固的重大試驗研究。這壹系列成果,使我國的舊危橋加固技術更加科學化、規範化,成功應用於西部地區特別是重慶數十座橋梁,為國家節約資金2億余元。

近5年,周建庭教授完成了3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課題,發表學術論著62篇(部),取得了5項發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主持完成的技術項目多次榮獲國家及市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

科技扶貧先鋒——支援老少邊窮地區交通建設的實幹家

周建庭教授的足跡遍布巴山蜀水、雪域高原。

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這個著名的革命老區,有壹座主跨70米的懸鏈線空腹式石拱橋秧田溝大橋。由於各種原因,該橋主拱軸線嚴重變形,變形量之大屬全國之最。國內某知名大學橋梁檢測機構鑒定“……建議拆除重建。”平昌縣政府考慮到如果重建,不僅影響整個公路工程的改建進度,而且會造成400萬元的經濟損失。周建庭教授知悉後主動請纓,帶領重慶交通大學課題組承擔了該橋的整治工程。周建庭和他的同事經過精密分析和反復論證,提出了“基於拱上恒載調整的鋼筋混凝土套箍加固技術”等5項綜合加固整治技術予以加固整治。經過半年艱苦的加固實施工作,秧田溝大橋於2006年4月竣工通車。經橋梁檢測機構檢測,加固後的秧田溝大橋完全能滿足荷載營運要求,且許多承載力指標優於新建橋梁。此外,周建庭還為平昌縣成功加固了5座危橋,為老區節約資金上千萬元。作為壹個年財政收入僅4000萬元的革命老區,對周建庭利用科技支援老區建設的行動,原平昌縣縣長深情地稱贊說:“周博士為我們平昌這樣壹個地處革命老區的國家級貧困縣加固的6座橋梁,無異於6座‘豐碑’!”平昌縣縣委縣府專程趕到學校為周建庭教授送來錦旗:“科技攻關服務革命老區,交通建設造福巴山蜀水”。

位於三峽庫區的豐都縣,有壹座潘家溝大橋,這座投資120萬元僅使用4年就“筋骨”開裂134處的大橋,最後只能靠134枚抓釘勉強支撐。為了挽救這座橋,周建庭教授對該橋實施了緊急“包紮”手術,整修後的大橋投入使用三四十年沒有任何問題。僅這壹方案就為豐都縣政府節約資金上百萬元。在此之後,周建庭又先後為豐都縣加固了4座橋梁,為當地的交通安全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上一篇:在哪裏可以查到中國知網的專利號?
  • 下一篇:專利法第51條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