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周利民的學術及科研成果

周利民的學術及科研成果

對復合材料的界面工程、大型結構的復合材料增強技術及光纖維傳感器監測技術、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的智能復合材料及記憶合金在工程中的應用等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至今,***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120多篇,被引用400多次,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多篇。

(1)在復合材料界面工程方面

在復合材料界面工程領域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早期高.米(高玉臣,米耀榮)纖維拔出模型的基礎上,又做了大量的系統的研究工作,並也考慮了有限嵌入纖維長度、相鄰纖維的束縛、纖維表面的塗層和纖維表面的粗糙度等等的影響。考慮到纖維的泊松膨脹效應和在纖維-基體界面脫粘處的可變摩擦力,該模型被廣泛推廣到纖維推出的情形(與陶瓷基復合材料有關),基於Griffith斷裂力學判據,並考慮纖維缺陷的統計分布和界面脫粘-基體斷裂之間的轉變,申請人還進壹步將該理論模型推廣到單纖維的碎裂測試及纖維基體界面的疲勞擴展及對復合材料基本裂紋的影響。基於這些研究成果,申請人和他的合作者***發表了近二十篇SCI收錄的國際學術雜誌論文,並已被引用超過了二百三十次。

(2)用於大型結構中的復合材料增強及光纖傳感器監測技術

對用復合材料增強和修復大型結構作了大量的系統的研究,同時成功地將光纖維傳感器技術應用於監測增強和修復後結構內部及復合材料與結構界面處的應變及變力的變化。研究中考慮了纖維層數、溫度變化、基體裂紋形狀、復合材料的粘結方式對界面及溫度粘結強度及斷裂的影響。考慮到光纖傳感器細小易斷的特點,設計並制作了多種預埋式、混凝土或塑料包裹式的光纖傳感器,並成功地應用於混凝土結構中。對基於白光幹涉原理的光纖傳感技術做了大量的研究。設計和制造了多種傳感器並將其應用於山體滑坡的監測工程中,基於上述的研究結果,與合作人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四十多篇學術論文。

(3)記憶合金在工程中的應用及智能復合材料方面

形狀記憶合金(SMA)是壹種重要的智能材料,並在醫療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在其它工程領域則沒有被廣泛采用。申請人在SMA的工程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設計和制造了多種SMA驅動器,可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多種產品中,包括防火通道的自動控制、三維裝飾產品的無聲驅動、家用電器、玩具等。並成功取得了兩項美國專利(US6,686,564;US6,390,878)、壹項英國專利(GB2357555)和壹項中國專利(CN200610092375.0)。申請人在SMA智能復合材料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通過考慮SMA纖維與復合材料基體的相互作用,應力傳遞的極限,應力與溫度引起的相變,建立了新的優化驅動條件,SMA-基體界面破壞判據及復合材料梁的固有頻率控制模型。

(4)納米材料及技術方面

申請人於近年已將研究領域擴展到納米復合材料及技術,並於近期成功研制出二氧化鈦納米管,現正在研制基於鈦納米管的生物傳感器。

  • 上一篇:中科星和航天宏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專利不匹配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