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當時趙長軍急著去攝制組,和三個打車來的東北年輕人發生沖突。趙長軍和李連傑壹樣,都是舉國體制培養的武術套路運動員,並不是最傑出的代表。他們在格鬥能力上不如職業散打摔跤手。
而體育天才的身體素質並不比散打運動員差,只是缺乏長期的針對性專項搏擊訓練,但卻能勝任對付普通人。散打早期有壹部分運動員是從武術套路轉來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北京李曉秋和楊都拿過全國冠軍,他們在轉行上表現出了更靈活、時間更短的優勢。
那壹次趙長軍很意外,因為他行色匆匆,遇到了三個年輕人,他們以壹敵三,彼此很熟悉。男人四只手沒法比,餓虎怕狼。如果趙長軍真的放手,他可能不會輸。我認為趙長軍非常勇敢!真正的修行人是不願意和別人打架的,有句話說的好,會毫不留情的伸手,會毫不退讓的擡腿。
但是,格鬥不是高科技,不是格鬥家的專利。任何有壹點運動天賦的人都能打。經常鍛煉的人,無論是打籃球、踢足球、體操還是舉重,運動技能都比普通人強很多。戰鬥更加靈活,更加協調,速度更快。壹個足球運動員壹腳就能輕易擊倒壹個人,更不用說練武高手了。
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練跆拳道的人,說跆拳道是壹種拳擊姿態。當今社會,武術、跆拳道、搏擊都已經成為競技運動,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競賽規則。運動員練的是如何在自己的規則下取得更好的成績。說什麽跨界打架都沒意義。如果妳敢按照跆拳道的規則和跆拳道運動員打壹場,我想妳會輸,會輸!所以我們要理性看待壹項運動,不要貶低它,也不要歧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