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科療法
是治療的首選。手術的第壹目的是對手術和病理進行分期,確定病變範圍和與預後有關的重要因素;第二是切除癌變的子宮和其他可能的轉移病竈。壹是術中進行全面探查,對疑似病變部位取樣進行冰凍切片檢查。並留下腹水或腹腔灌洗液用於細胞學檢查。將切除的子宮標本切片以確定是否有子宮肌層浸潤。對手術標本應常規進行病理檢查,對癌組織還應檢測雌孕激素受體,作為術後選擇輔助治療的依據。I期患者應進行筋膜外子宮切除術和雙側闌尾切除術。有下列情況之壹者,應行盆腔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或取樣;特殊病理類型如乳頭狀漿液性腺癌、透明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未分化癌等。子宮內膜樣腺癌G3;子宮肌層浸潤深度;癌癥涉及超過50%的子宮腔或峽部。鑒於子宮內膜乳頭狀漿液性癌惡性程度高,早期有淋巴轉移和盆腔、腹腔轉移,其臨床I期手術範圍應與卵巢癌相同。除了探查並切除子宮和雙附件以清潔腹膜後淋巴結外,還應切除網膜和闌尾。第二階段進行全子宮切除或廣泛子宮切除及雙闌尾切除,同時切除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ⅲ、ⅳ期晚期患者手術範圍與卵巢癌相同,應進行腫瘤細胞減滅術。
2.放射療法
是子宮內膜癌最重要的術後輔助治療,可顯著減少局部復發,提高生存率。有深肌層浸潤、淋巴結轉移、盆腔及陰道殘留病變的患者,術後應行放療。
3.孕酮療法
主要用於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的治療。
4.抗雌激素療法
適應癥同黃體酮。
5.化學療法
是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的綜合治療措施之壹。它還可用於治療具有術後復發高風險因素的患者,以減少盆腔外的遠處轉移。常用的化療藥物有順鉑、阿黴素、紫杉醇、環磷酰胺、氟尿嘧啶、絲裂黴素、依托泊苷等。可單獨或聯合使用,也可與黃體酮聯合使用。子宮乳頭狀漿液性腺癌應給予術後化療,方案同卵巢上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