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最大的創新工程——在三峽大壩基本建成之際的閱讀

最大的創新工程——在三峽大壩基本建成之際的閱讀

5月20日,三峽大壩封頂,達到設計高程1.85米,標誌著三峽大壩基本建成。大壩很快將經受高蓄水量的考驗。

被譽為“世界第壹水電工程”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規模之大,技術之復雜,堪稱世界之最。

包括水庫移民工程在內,三峽工程預計總投資6543.8+080億元,建設期654.38+07年,可謂中國最大的工程之壹。

如此龐大復雜的工程,靠“苦幹”,搞“人海戰術”,顯然是行不通的。

三峽工程的技術路線走集成創新之路。三峽集團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告訴記者,三峽工程吸收和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貫穿三峽工程的全過程。

三峽工程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1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00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00多項專利,100多項工程質量技術標準,100多項世界紀錄。所以可以說三峽工程是最大的創新工程。

無裂壩的奇跡是如何創造的?

5月20日,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潘院士在三峽壩區說:“現在右岸大壩已經到頂了。經過多次檢查,400多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沒有發現裂縫...今天,我們可以宣布,三峽三期右岸大壩是壹座沒有裂縫的大壩,三峽工程的建設者們在大壩建設史上寫下了記錄,創造了建築史上的奇跡。”

三峽工程的混凝土總量為2800萬立方米。如此巨大的混凝土澆築量居世界水利工程之首。

三峽大壩是三峽工程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三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表示,大壩混凝土快速施工技術是三峽工程集成創新的典型,是大壩混凝土澆築的壹次技術革命。

三峽工程在國內率先使用碎花崗巖作為混凝土的人工骨料,首次使用性能優異的ⅰ級粉煤灰作為混凝土摻合料,並投入數百萬元研究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進壹步改進高性能摻合料,使混凝土的綜合性能達到最優水平。經多家權威研究機構和總公司測試中心平行測試,優化後的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單位用水量僅為90 kg/m3左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大體積混凝土的溫控防裂是大壩施工的另壹個重點和難點,因為當帶式輸送機運輸預冷混凝土時,溫度會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在夏季高溫季節,每運輸150米,混凝土溫度將上升約1℃,溫控防裂難度加大。三峽工程建設者首創混凝土骨料二次風冷技術。盛夏時節,拌和樓生產的混凝土全部預冷至7℃,每壹部分混凝土都經過精心管理,采取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溫控措施,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最高溫度。

  • 上一篇:裝修行業趨勢:為什麽各個裝修公司的報價差別這麽大?
  • 下一篇:比亞迪的高端品牌或命名為希望,將於今年正式發布。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