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控價是指品牌方自己或者通過去發現那些,侵權或者價格低於廠家限價的店鋪及產品,然後投訴那些沒有經過授權及違規侵權的店鋪及產品。通常品牌方發現其品牌在線上價格混亂有低價亂價、盜圖、竄貨假貨之類的情況,所以去做控價。
價格控制之所以成為非關稅貿易壁壘,是因為某壹限定的價格把進出口貨物或服務的價格提高到足以限制或阻止其進口或出口的水平之上。
品牌方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低價亂價和假貨的問題,而產生的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就是代理為了自己的利益私自把產品放到淘寶等電商平臺低價銷售,品牌發展很好出貨量也很好,而個人商為了私利益造假搭順風車,
品牌價格控制的必要性: 壹個商品如果低於成本價在線上銷售,無疑說明它是假貨,打著品牌方的名號銷售的假貨,作為公眾自然會認為這是壹種被品牌默認的售假行為,因為在人們的觀念裏,售假打假是品牌的責任,而放任了這種現象,就是品牌的失職,對於不可信的品牌,相信做再多廣告也是徒勞,所以管控好低價對品牌來說必不可少。 重視低價就是重視品牌的存亡,也是對市場的尊重,希望低價亂價現象得到有效管控,希望每壹個品牌都能有壹個健康的線上渠道秩序。品牌價格控制的必要性: 壹個商品如果低於成本價在線上銷售,無疑說明它是假貨,打著品牌方的名號銷售的假貨,作為公眾自然會認為這是壹種被品牌默認的售假行為,因為在人們的觀念裏,售假打假是品牌的責任,而放任了這種現象,就是品牌的失職,對於不可信的品牌,相信做再多廣告也是徒勞,所以管控好低價對品牌來說必不可少。 重視低價就是重視品牌的存亡,也是對市場的尊重,希望低價亂價現象得到有效管控,希望每壹個品牌都能有壹個健康的線上渠道秩序。
低價亂價和假貨帶來的問題不容小覷。品牌亂價給品牌帶來的影響有哪些,具體如下:
1)品牌自身的價格體系混亂了, 現在消費者大部分有這樣的習慣買東西前看下淘寶賣多少 ?想想壹下淘寶上的低價會不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進而影響終端代理的出貨 。
2)消費者習慣, 壹樣的價格和品質 買熟人的 壹樣的產品 買低價的。
3)假貨帶來的影響,品牌形象銷售者沒辦法辨別真假的情況,所以不敢購買
表面現象:低價亂價假貨在線上的綜合表現形式其實就是產品低價所以把線上低價問題處理了基本上解決了
哪我們應該怎麽去解決呢?
現在電商發展速度很快,品牌發展到壹定階段就會遇到經銷商串貨、假貨低價等問題影響,這樣會對品牌的形象和銷售造成很大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很多公司已經在采取措施了。比如,有的是通過自己公司的渠道管控監控、有的是通過淘寶的相關平臺投訴管控。但由於大多數公司對於淘寶的規則不是很了解,無法查到亂價店鋪的貨源。導致最終的管控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針對品牌商通過渠道管控不好的原因,我自己總結如下:
1,品牌商管控和處罰的只能是壹些經銷商或者代理商;甚至壹些品牌並不會或者不願意或者說不能處罰經銷商。最終導致管控斷層。
2,即使品牌方能管控好壹級代理或者經銷商;但是下面的二級、三級或者說淘寶上亂價的店鋪卻管控不了,就造成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最終出現斷層。
3,只能做到監控和溝通,卻不能做到威懾和處罰。肯定管控不住市場。
總的來說,是通過側面投訴的方式進行。壹般有三種處理方法
1、知識產權投訴:
商標權:在網頁的主圖或描述圖中有突出使用品牌商商標LOGO的現象,處理周期3-7天,鏈接下架,扣2分。
版權:在網頁的主圖或者描述圖中有盜用官方圖片文字的現象,處理周期3-7天,鏈接下架,扣2分(官方指的是公司官網,旗艦店,線上畫冊,美術作品登記證)
專利:外觀專利,發明專利,實用型專利
專利投訴需要提交資質,提供專利證書和專利評估報告,發明專利只需提供專利證書即可
2、假貨投訴:
未生產:店鋪等級低,長期不在線,處理周期3-7天,扣0-48分不等
真假貨對比:通過信息層面的對比,以假貨理由投訴(品牌名的相同型號發票)處理周期3-7天,扣2分
假冒廠名廠址:冒用生產信息,處理周期3-7天,扣2分
購買鑒定:通過購買的方式買到產品,制作假貨鑒定報告以假貨理由投訴,處理周期7-15工作日,相同型號產品鏈接全部下架,起扣12分,店鋪屏蔽半個月
3、在線舉報:
刮碼、遮擋商標、類目錯放、擴大宣傳、銷售禁品
總的結果來說,要麽把低價鏈接給刪除掉,要麽查到貨源,要麽全網統壹價格。也就是說從根源上解決啦低價亂價和假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