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工作以來,先後在福州大學食品科學系、生物工程系任教,從事生物制藥、天然產物、中藥現代化工程、生物分離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擅長天然產物與中藥、功能食品、手性藥物、海洋活性物質、農副產品的過程工程和分離工程研究,在《中國過程工程雜誌》、《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現代化學工業》發表論文50余篇。
自2005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29篇,出版教材3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4項(均為發明人No1)、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省級科技成果鑒定3項、校級教學優秀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3項;主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校級科研項目3項,橫向科研項目6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7項;國家科技部承擔科研項目2項,福建省省直部門承擔科研項目10項,省校承擔科研改革項目10項,橫向發展企業承擔科研項目8項。
榮譽稱號
1998入選福州大學“百人工程”骨幹教師,2007年入選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傑出人才。近五年獲得福建省科技三等獎2項,校級教學優秀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3項。
研究領域
天然產物與中藥現代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發酵工程。
教學課程
本科課程:生化分離工程、天然藥物研究進展、中藥生物技術。研究生課程:高級生化分離工程和海洋生物制藥技術。
論作品的成就
自2005年以來,1作者發表了12篇學術論文;出版教材3本(65438+副主編0本,參編2本);擁有發明人第1號申報的38項國家發明專利,已授權24項;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3項;獲得校級教學優秀獎3次;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3次;主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校級科研項目3項,橫向科研項目6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7項;科技部承擔的科研項目2項(主持1,第二項1);承擔福建省省級和省級科研項目10(主持項目7項,二、三等項目);承擔的省級校級教改項目10(主持項目8項,次2項);企業承擔的橫向開發項目8項(主持項目5項,二、三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