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六四年插隊通州市五總鄉,教“耕讀”小學,七○年後在“五總鄉戲戲墩小學附設初、高中班任教”。
高中生教高中,更須練好基本功。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在教學上終於實現了不是“科班”,勝出“科班”的飛躍。78年在南通縣首屆高中數學競賽中,全縣***有16位學生獲獎,他教的壹個三、四流生源的“帶帽子”班就有4人獲獎。
82年在江蘇教育學院脫產進修後分配到通州中學工作。陳老師教學有兩大特色:壹、虛心向同行特別是不同科的老師請教。在教學中涉及到相關學科的綜合性知識時,既能得心應手地破解難題,又能借“題”發揮,前瞻性地提出具有壹定思維力度的新問題。二、我推行“學生解題專利法”(戲稱)某經典問題的妙解或某個新命題的提出,出自哪壹屆、哪壹位同學之手,我都記錄在案,並用他們的名字命名曰“×××法”“×××命題”。
陳老師執著於“數”,“數” 中取樂。他個性化研究的獨到之處是:壹思路是最常規的;二解法既簡潔又要讓學生樂於接受;三揭開原題的“蓋頭”,揭示其深芷不露的背景——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感嘆:“呵?原來如此!”“哦,不過如此!”“嗨,其實還可以……”。
在他的精心指導下,每屆都有兩人以上在省級“奧賽”中榮獲壹等獎,最多壹年有五人在全國獲獎。1996年全國“奧賽”中,學生吳秦建榮獲全國壹等獎,並躋身全國冬令營集訓隊集訓。
他註重教育科學的研究,利用工作之余積極撰寫科研論文。先後承擔校 “九五”課題和“十五”課題的研究,在《江蘇教育》、《中學數學雜誌》、《數學月刊》等國家級和省級報刊發表科研論文數十篇,其中《從形象思維的特征看數學思想的滲透》壹文榮獲江蘇省數學教育論文評比壹等獎。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收集,刊於98年2月該刊首篇。由他任主編之壹約35萬字的《南通考案》,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由他主編並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主學習與檢測》壹書,成為中學生喜愛的課外讀本之壹。
除此之外,他曾應江蘇省教科所之邀,出席“新課程精神與課堂教學改革”觀摩研討會,與全國知名教授、教師同臺執教,上示範課,並作為省專家組成員參加評課。並先後作為特邀嘉賓為江蘇教育電視臺、揚州電視臺和南通電視臺作高三數學復習講座。
如今,他已送走十壹屆高中畢業班。學生中不少成了國內外知名學者。
1988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1989年,被破格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2000年5月,被評為江蘇省中學數學特級教師。2002年5月,被評為南通市首批名教師,同時,還被聘為南通市高中學科基地專家組成員。連續兩屆被選為南通市中數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