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簡介成都大學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1978。是四川省與成都市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成都市重點建設大學,具有百年歷史的壹級綜合性附屬醫院,國家抗生素研發基地四川省抗生素工業研究院。學校擁有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實踐基地。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項目建設單位。
建校40年來,學校紮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緊扣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成都的重大發展戰略,銳意改革,快速發展。秉承“自愛、自修、自尊、自強”的成大校訓,“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成大精神,“優雅而偉大”的成大校風,“學會學習、懂生活”的成大校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美學、創新”的大學文化,實施“人才戰略、特色戰略、國際化戰略”三大發展戰略,圍繞“校城融合”的特色, 開放合作、區域應用”,學校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15萬多名人才。
區位條件學校位於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是中國高等教育“西三角”的新連接點,發展區位條件優勢明顯。學校占地2946畝,毗鄰3萬畝青龍湖濕地公園,環境優美。成都大學站位於地鐵4號線,交通便利。學校建築面積76.52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43.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總量220多萬冊。直屬醫院1,附屬幼兒園1,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占地4.5萬平方米的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附屬小學、占地近20萬平方米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新園區和新華三it學院正在建設中。
學科學校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核心素養、科技發展、產業進步需求,科學規劃設置學科專業,不斷推進學科專業融合發展。目前有藝術、文學、管理、教育、經濟、法律、工程、醫學、科學、農業等學科10個,本科專業59個,碩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門類)9個,二級學科(領域)24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1個。
師範學校以“四有”教師為標準,不斷加大優秀人才引進力度,完善教師管理和發展機制,弘揚師德高尚,不斷激發教師專業發展活力。專任教師1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82人,副高級教師430人,博士408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人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10余人。全國高被引學者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其後備人選34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6人,四川省名師3人,四川省專家8人。有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任名譽教授,3位中國工程院特聘院士,1位新西蘭特聘(皇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3位國家特聘專家,*專家、博士生導師/教授,30多位特聘高端外國專家,70多位特聘研究員(副研究員)。
著眼於適應265,438+0世紀學習者的需求,在新技術的包圍下,人才培養學校樹立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加大了教學改革力度,構建了更加開放靈活的課程體系和學習支持系統,不斷推動從傳授知識向引導和支持學生向廣泛、深入、艱巨的學習目標轉變。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1930人,研究生近900人,留學生近600人。學校生源質量不斷提高,11專業在四川省本科壹批招生。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了我國教育專業認證,包括7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和卓越計劃試點專業,1精品資源課程,2個大學生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8個教育部產學合作教育項目,1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擁有25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卓越計劃試點專業和應用型示範專業,40門精品課程(精品公開課和精品資源* * *),3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教學團隊,2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75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近兩屆獲四川省教育教學成果壹等獎5項。五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661,省級獎勵1,072。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5%以上,連續被評為“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校內建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張蘭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是全國首批“斯坦福創新創業課程實驗中心”。
科研學校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特別是區域重大發展的戰略布局,著力適應區域產業集群、重點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不斷提高科研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目前有11個省級科技平臺。自2012以來,承擔了10項國家重點R&D計劃和重大專項,143項其他國家項目,357項省部級項目。2016-201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連續三年批準項目20項,位列四川高校前十。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批準立項10項,在四川高校中排名第六。從2017到2018,科研經費連續兩年超過1億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92項,其中2014年1,2015年1。SCI論文804篇,CSSCI論文467篇,授權專利684項。四川省藥物研究所主辦的《中國抗生素雜誌》在全國藥學核心期刊中排名前十。Yvonne Wang遠程教育於2014、2015、2016、2017連續四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名單。在自然出版集團2018年初公布的國際自然指數排名中,學校在中國大陸排名187,在四川排名第六。建立了中國工程院周院士工作站,開展了以基因檢測為支撐的個體化診療新技術。2016至今,已有5名博士後進入我校博士後實踐基地,獲得3項國家博士後基金支持。
國際交流與地方服務學校以國際標準和世界視野謀劃發展,全面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全面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合,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對接,不斷提升與區域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水平。目前,孔子學院已與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建立合作關系,積極推廣漢語教育和中國文化,是該省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學院的高校。五年來,累計派出各類留學人員1300余人,來源國近40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外聯合培養項目、校際交流項目學生2000余人。學校與中國以外的30多所大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在過去的五年裏,300多名外國專家來這裏工作或講學。通過學校與國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成都與泰國清邁、新西蘭漢密爾頓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2016,學校當選為“成都國際友好城市大學聯盟”秘書長單位。學校聘請泰王國詩琳通公主為名譽教授;2017,“泰國研究中心”入選教育部國家和地區研究中心備案名單;2018特聘外國專家關國興獲得國家外國專家最高榮譽獎——“中國政府友誼獎”。學校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新華三集團及成都市多個區(市)、縣、市級部門建立了戰略合作,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華三IT學院、成都新聞學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獻中心、成都足球學院、成都研究院、成都旅遊研究院、成都會展經濟發展研究院、成都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學校擁有全國唯壹的兒童體育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