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院60年的發展建設中,堅持走學、研、產相結合的道路,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活動。具有獨立承擔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高技術研究、重大工程規劃設計、監測等綜合實力。“十壹五”期間,學院獲得科研項目303項,總經費90465438+萬元;其中,國家“863”、“973”、國家科技支撐項目3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基礎研究項目143項,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重點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優秀博士論文專項基金1項,黑龍江傑出青年基金2項。林業公益產業專項等應用研究類59個;橫向研究課題69個;“十壹五”期間,學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7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壹等獎8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5項;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200余篇,其中第壹作者SCI收錄論文111篇;第壹作者EI收錄104篇;* * *撰寫並出版了57本書和教材。
此外,在“十壹五”期間,該學院在許多研究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森林生態學研究領域,在森林碳匯與全球變化、碳氮循環、林火生態學、森林防火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在林木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領域,開展了白樺遺傳改良技術的系統研究,為縮短林木育種研究周期做出了突出貢獻。開展了樹木抗逆性基因工程育種和樹木重要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研究,初步揭示了楊樹和樺樹花器官和形成層的發育機理,建立了其高效轉基因技術平臺,獲得了樺樹的純合二倍體和三倍體。“973”和“863”工程應用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森林培育研究領域,在樹木根系生理生態、珍貴闊葉樹優質木材培育技術、水曲柳等鄉土樹種繁殖生物學和育苗技術、次生林紅松生長環境數量化調控技術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森林保護研究領域,黑龍江省重大病蟲害可持續控制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領域,丘陵溝壑區農林復合生態系統建設技術取得重要成果。其他如中國溫帶森林的土壤生態學和營養生態學、森林有機食品的開發等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