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又叫青小豆,是我國人民的傳統豆類食品。綠豆的蛋白質含量幾乎是粳米的3倍,維生素、鈣、磷、鐵等無機鹽也比粳米多。因此,它不僅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而且具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被稱為“天下之食”。炎炎夏日,綠豆湯是老百姓最愛的消暑飲品。功效:綠豆味甘涼,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夏天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大量出汗,體內電解質平衡被破壞。用綠豆湯補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清熱解暑,益氣止渴,利尿,既能補充水分,又能及時補充無機鹽,對維持水液電解質平衡有重要意義。綠豆也有解毒作用。如遇有機磷農藥中毒、鉛中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錯藥,可先灌壹碗綠豆湯急救,再送醫院搶救。經常在有毒環境中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常吃綠豆排毒保健。經常食用綠豆可以補充營養,增強體力。
高產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根據市場需求和人們的口味,選擇抗倒伏、分枝好、生長旺盛、生育期短、栽培簡單、結莢集中、產量高、油綠色、籽粒大而飽滿的品種;食用特點是安嶽油綠豆和呂中壹號,易腐無石豆,入口渣味好。
二、播期、播量、密度、播種方式:如果林地空閑,播期可安排在4月上旬;如有前茬作物,可在收獲後安排在小春播種,適宜的播期必須安排在5月底前,這樣才能保苗高產。要堅持抓緊時間和土壤墑情,雨後土壤潮濕時抓緊播種;如遇幹旱,播種後可用清糞水淋窩。每畝1公斤種子內,用10克鉬酸銨拌種,每畝10公斤水(未用完的水用於其他設備),出汗後播種。播種規格為:網栽2米,行距5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畝播種3200-3400穴,每穴播種5-6粒,每穴播種2-3株,每畝播種9500株左右;在與果樹基部保持40em距離的基礎上,將果林地開2米,與凈作播種規格基本相同;間作是指凈種植規格,根據情況確定每畝播種量。
3.基肥施用:壹般每畝施用鈣鎂磷肥20公斤,加灰肥1,000公斤或草木灰25公斤,再拌300公斤沙壤土均勻覆蓋種子。每畝單用田必須施15公斤優質生物有機肥,以300公斤沙壤土覆蓋效果最好。
四、田間管理:及時檢查補苗,保證全苗;4葉苗。在貧瘠的土地上,苗期用5公斤碳酸氫銨和1000公斤清糞水育苗。在初花期,將拌種時殘留的40公斤鉬酸銨水與水混合,用於在葉的後根外追肥。同時,初花期前要及時培土、除草、鋪土,防止倒伏。還應註意防治建橋蟲和卷葉蟲。
5.采收曬藏:分期及時采收,壹般2-3批。綠豆種皮容易吸濕,受潮。如果貯藏過程中溫度高、濕度大,容易喪失發芽率,甚至腐爛。因此,綠豆種子應儲存在幹燥、通風、低溫的條件下,可用麻袋包裝。在含水量為12-14%的條件下,蓄水高度不應超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6袋。如果種子數量少,可以儲存在罐子裏。通常在壇子底部填充少量生石灰吸收水分,然後墊上麻袋,再將曬幹冷卻後的種子裝入壇子。最後用塑料布封住壇口,放在幹燥陰涼的地方。
6.註意事項:播種時,不要用化肥作種肥,尤其不要用含氮化肥或過磷酸鈣作拌種。下雨前不要播種。要堅決及時的均勻分苗,不要貪多,保證個體發育好。種子要用竹制器皿包裝,由粗到細逐漸曬幹。不要在水泥、石板、水泥地面上暴曬,以免破皮,破壞蛋白質的結構,影響種子和商品的質量。種子水分壹般要求降到13%以下。綠豆曬幹後,不宜趁熱入庫,應待涼後入庫。要註意輪作,連作多年會嚴重減產。
病蟲害及其防治
(壹)綠豆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我市綠豆病蟲害較多,其中綠豆葉斑病、環斑病、病毒病、大豆蚜蟲、豆葉螟、蟋蟀、綠豆卷葉螟對綠豆危害較大。
1,綠豆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上有淡褐色或深褐色斑點,邊緣有明顯的黃圈。後期幾個斑連成直徑5-10 mm的不規則大斑,高溫多雨天氣,斑迅速擴大,全葉枯死鐵紅色。
2.綠豆環斑病:感病植株下部葉片出現紫色斑點,然後上部葉片逐漸出現,直徑3-15 mm,後心變為灰棕色,有同心環。上面有數不清的小黑點,病害還會危害莖、莢、豆。
3.綠豆病毒病:在田間被病毒感染後,綠豆的癥狀是花葉萎縮,植株矮小。田間傳播與蚜蟲數量有關。及時防治綠豆田蚜蟲,加強水肥管理,可降低發病率。
4.豆螟:對綠豆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二、三代幼蟲在7月中旬、8月中旬對綠豆危害最大,危害花芽,形成蟲袋,藏身其中。幼蟲有很強的轉移習性,壹生能轉移植株和莢果2-3次。幼蟲壹旦轉株,可造成65,438+00-65,438+05芽脫落,或食2-3粒種子,使豆類受損部位腐爛變黑。
5、蚜蟲:大多集中在綠豆心葉和幼葉的危害。傷後菜豆葉片萎縮,植株矮小,影響開花結莢。
6.蟋蟀:它是壹種雜食害蟲。若蟲和成蟲咬斷綠豆幼苗的嫩莖,危及莖、葉和豆莢。成蟲7-8月開花,9-65438+10月晝夜均可為害,但夜間多見。
7.綠豆卷葉蛾:幼蟲以葉肉組織為食,使葉片卷曲。老熟幼蟲把豆葉卷起來藏在裏面,在卷好的葉子裏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危害的高峰期。
(二)綜合防治技術要點綠豆病蟲害綜合防治應以農業防治為主,積極推廣生物防治,關鍵時期合理使用農藥。
1.加強田間管理,秋後深耕,多施鉀肥。
2.保護和利用天敵,充分利用其自然控制能力,盡量減少農藥的使用。
3.合理使用化學藥品進行防治,掌握兩個關鍵時期。第壹,在播種期間用化學物質拌種能有效地預防苗期病害;二是花莢期噴施,初花期開始,每畝用40-50克治欣星或800倍50%多菌靈,加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或3%啶蟲脒10-15克,每隔7-65435加水50-7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