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142年歷史的東芝,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了日本乃至全世界的科技潮流。就在最近的2016年,東芝電視的銷量依然位列日本市場前三。然而,近年來,東芝出售了多項資產,包括白色家電和閃存芯片子公司。在將電視業務出售給海信之後,東芝也準備退出個人PC市場。這樣壹來,東芝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業務就消失了。
在此次收購中,海信收購了東芝95%的股權,轉讓金額約為6543.8+029億日元。轉讓後,海信將享受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壹攬子服務,並擁有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海信的前身是青島無線電二廠,成立於1969。在1997成功上市。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之壹,海信也是2018俄羅斯世界杯官方贊助商之壹。
事實上,早在2016年,中國美的集團就收購了東芝家電公司80.1%的股權,總計約514億日元。同時,美的還獲得了東芝品牌40年的全球授權和5000多項白色家電相關專利。今年“雙十壹”,美的在天貓小家電銷售榜排名第壹,在大家電銷售榜排名第二。
2006年,東芝收購西屋電氣,開始涉足核電領域,進入快速發展期。但是,“人不如自然”。2011的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讓日本乃至全世界的核電發展進入了冰河時代,全球核電站陷入“停堆潮”。日本政府立即關閉了中國所有運行中的核電站。這使得東芝的核能業務受到重創,東芝遭受了致命的打擊,從此壹蹶不振。
另壹家日本電器公司三洋,已有70年歷史,總部位於大阪。它以日語中的“三海”命名。它的創始人景誌勛有著跨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銷售產品的雄心。然而,這家野心勃勃的公司在2015年將中國大陸的品牌權轉讓給四川長虹集團,在2011年以100億日元將白色家電業務轉讓給海爾。
除了家電行業,中企在13年前完成了數碼領域舉世矚目的收購。2004年,聯想集團以6543.8美元+2.5億美元的總價收購了IBM的全球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及其R&D和采購業務。以此為契機,聯想成為年營收突破100億美元的全球第三大PC廠商,並壹度登上“全球最大PC廠商”的寶座。
2017年初,國企中信和私募股權公司凱雷集團以20.8億美元收購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麥當勞業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不久前,新公司從“麥當勞”改名為“金拱門”,更是在社交媒體上掀起玩家熱潮。壹時間,開封菜、人魚咖啡、太極汽水、虎克牌運動服等品牌相繼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