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油營養不同,不能絕對說哪種好。從長遠來看,只吃壹種油是不好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調和油更均衡。但那種廉價調和油的主要成分其實是大豆油。所以如果是便宜的調和油,肯定不如花生油。真正的花生油成本價60-70元,比較高,所以便宜的花生油不是真正的花生油。我個人喜歡吃大豆油,可能因為我是東北人,我們從小就吃大豆油。幾種食用植物油的營養特點1、花生油花生油呈淡黃色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芳香,味道鮮美,是壹種易於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有80%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油酸41.2%,亞油酸37.6%)。此外,還含有19.9%的棕櫚酸、硬脂酸、花生酸等飽和脂肪酸。從以上內容來看,花生油的脂肪酸組成比較好,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據國外資料顯示,使用花生油可以將人體內的膽固醇分解成膽汁酸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此外,花生油還含有甾醇、麥胚酚、磷脂、維生素E、膽堿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膚皺紋和衰老,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膽堿還能提高人腦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2.菜籽油菜籽油壹般為暗黃色或棕色。菜籽油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亞油酸12-24%,芥酸31-55%,亞麻酸1-10%。從營養價值來說,菜籽油的消化吸收率可高達99%,有利於膽囊功能。肝臟處於病理狀態時,人體也能正常代謝菜籽。而菜籽油缺乏亞油酸等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組成不平衡,營養價值低於普通植物油。此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芥酸、硫代葡萄糖苷等物質,壹般認為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不利。如果能與富含亞油酸的優質食用油壹起食用,其營養價值將會得到提高3。芝麻油芝麻油包括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兩者都是由芝麻油制成的油品。從芝麻中提取的油的脂肪酸,無論是芝麻油還是磨碎的芝麻油,壹般含有油酸35.0-49.4%,亞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達到98%。芝麻油不含有害成分,但特別富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經常食用芝麻油可以調節毛細血管通透性,加強人體組織對氧氣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性腺發育,延緩衰老,保持青春容顏。因此,芝麻油是壹種食用品質好、營養價值高的優質食用油。4.精煉棉籽油壹般為橙黃色或棕色,脂肪酸含棕櫚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亞油酸44.9-55。棉花清油中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最好與動物脂肪混合,因為棉花清油中亞油酸的含量特別高,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膽固醇的上升,維護人體健康。人體對棉油的吸收率為98%。5.精煉後的葵花籽油呈亮麗的淡黃色或青黃色,氣味芳香,味道純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組成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寒冷地區生產的葵花籽油含油酸約65438±05%,亞油酸約70%。溫暖地區生產的葵花籽油含有約65%的油酸和20%的亞油酸。葵花籽油的人體消化率為96.5%。富含亞油酸,可顯著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預防冠心病。此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強的生育酚A的含量高於壹般植物油。而且亞油酸含量和維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較均衡,便於人體吸收利用。因此,葵花籽油是壹種營養價值高、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優良食用油。6.亞麻籽油亞麻籽油也叫亞麻籽油。亞麻籽油含9-11%飽和脂肪酸,13-29%油酸,15-30%亞油酸,44-61%亞麻酸。亞麻籽油有壹種特殊的氣味,食用品質不如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此外,由於含有過多的亞麻油酸,其儲存穩定性和熱穩定性較差,營養價值也低於以亞油酸和油酸為主的食用油。7.紅花籽油紅花籽油含6%飽和脂肪酸,21%油酸,73%亞油酸。由於其主要成分是亞油酸,所以營養價值特別高,能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沈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在醫藥行業,紅花籽油可用於制作防治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肝硬化等疾病的藥物,如益壽寧。此外,紅花籽油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谷維素、甾醇等藥用成分,因此被譽為新的“健康油”和“健康營養油”。8.大豆油顏色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熱穩定性差,受熱會產生較多泡沫。大豆油中含有較多的亞麻油酸,容易氧化變質,產生“豆腥味”從食用品質來說,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油、花生油。從營養價值來說,大豆油含有7-10%的棕櫚酸、2-5%的硬脂酸、1-3%的花生酸、22-30%的油酸、50-60%的亞油酸和5-9%的亞麻酸。大豆油具有良好的脂肪酸組成,富含亞油酸,可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大豆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D和豐富的卵磷脂,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此外,人體對大豆油的消化吸收率高達98%,因此大豆油也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優良食用油。食用油——“對癥”購買今年6月65438+10月1開始,花生油、大豆油強制性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新標準明確標明了對原料來源和加工工藝標識的要求,這無疑讓大眾更加關註食用油的質量和營養。近日,記者走訪了上海市營養學會和食療研究會的相關專家。他們認為,在購買食用油時,除了考慮品牌、口味和價格之外,還有壹個“對癥”的知識。大豆油降低了患心臟病的風險。大豆油中含有亞麻酸,可以降血壓,不含膽固醇。臨床營養學實驗證實,除了高膽固醇,冠心病的另外兩個危險因素是高血壓和血管栓塞。大豆油的成分正好可以降低這兩個因素,可以顯著降低健康成年人的血液膽固醇,有效降低冠心病風險。玉米胚芽油可以抑制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癥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來源,維持人體脂肪在正常水平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多做戶外運動或者多吃蔬菜水果,玉米胚芽油是壹種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從而達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初級橄欖油有助於消化吸收。初級橄欖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能力強。豐富的油酸能增強胃腸道的收縮力,改善胰、肝、膽的分泌功能,保護腸黏膜,使食物在胃腸道內得到很好的吸收,緩解各種原因引起的便秘。葵花籽油有助於預防皮膚病。葵花籽油是壹種低脂油,亞油酸含量高達66%,遠高於市面上的其他油脂。此外,葵花籽油還含有卵磷脂和胡蘿蔔素,但不含芥酸、膽固醇等有害物質。長期食用可預防皮膚病、支氣管擴張和夜盲癥,降低人體血壓,降低血清膽固醇。花生油降低血液總膽固醇。花生油中含有的油酸能降低血液總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但不降低有益膽固醇。油酸在營養領域被稱為安全脂肪酸,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與基礎飲食相比,富含油酸的花生油飲食和花生油加花生飲食與低脂飲食壹樣,都降低了總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還要特別註意!!!!!!!!!!!!!!!!!!食用油不宜長時間存放。很多家庭主婦都喜歡買大容量的桶裝食用油,以為這樣可以省壹些煩惱。如果家裏人口多,油用的快,這是個好辦法。但如果家庭人口少,油用得慢,買大桶食用油不劃算,因為食用油不能保存太久。食用油容易變質,因為油會自動氧化。油的氧化會產生大量有毒的氧化分解物質。人如果長期食用變質油,會造成細胞衰竭,誘發多種疾病。油脂氧化後形成的過氧化物會引起酸敗,產生難聞的氣味。油的酸敗不像食物腐敗發黴那樣容易引起人們的註意。當我們聞到異味時,機油的過氧化氫含量已經大大超過了國家標準值。因此,為避免食用油變質,建議消費者購買小容量桶裝油。調和油會被迫亮出配方的“底牌”。如果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真的頒布實施,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各類調和油不僅要在商標上標明食用原料,還要提醒消費者各類原料的比例。昨日,記者從省質監局了解到,調和油國家標準草案還沒有到。據介紹,經過征求意見和修改,調和油國家標準有望在年底前出臺。調和油必須明確標明原料含量。據了解,調和油國家標準最受關註的是要求標明產品配方和比例,包裝標簽上應標明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亞麻油、芝麻油、玉米油占調和油總含量的百分比。此外,還必須標明調和油中其他成分的名稱和含量。調和油國家標準的醞釀和起草歷時兩年。由於缺乏國家標準,調和油市場比較混亂,也就是所謂的“調和油”。不僅食用原料差別很大,價格差距也很大,消費者購買調和油很難避免誤解。據了解,調和油稱為高調和油,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的精煉油(調味油除外)按比例調合而成的食用油。壹般以精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為主要原料。昨日,記者走訪省城部分超市發現,調和油種類繁多。在壹家大型超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購買的多是濃縮花生調和油和大豆調和油。記者看到,所有品牌的調和油在原料標註方面都只標明了原料的用途,並沒有標明配方比例。因為原料不同,調和油的價格差距也很大。比如某品牌推出的調和油,主要原料是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欖油,5升裝售價76元;同樣容量的另壹品牌菜籽調和油,價格只要37元。據了解,原料價格決定了各種調和油的價格,如茶籽油、花生油等,其他的相對便宜壹些。比如目前市場上售價30多元的花生調和油,含量通常不超過20%。據悉,調和油國家標準實施後,“花生調和油”、“大豆調和油”等現行術語將消失,兩種以上(含兩種)傳統油脂將統壹稱為“食用調和油”。成分和含量的標註,包括成分的來源,是壓榨還是浸出,有助於消費者明確購買調和油。鏈接如何辨別食用油的好壞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辨別植物油的好壞其實很簡單。首先,聞壹聞。往妳的手掌裏滴壹滴油。搓幾圈後,聞壹聞。合格的油會有植物的味道,不合格的油會有怪味。第二,買回植物油後,放入冰箱,半小時後看是否凍住。如果是,很可能含有劣質棕櫚油。第三,用肉眼看,質量正常的油應該是完全透明的。如果油中含有堿性脂肪、脂類、蠟等。並且含水量高,油樣會渾濁或沈澱。
上一篇:哈利波特紅的理由下一篇:滑滑梯晃鴨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