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比妳大10歲。我在1993年。
妳迷茫的原因是什麽?我告訴妳,原因很重要。
我像妳這麽大的時候也很迷茫,因為我跟妳說清楚了。妳以前的生活是在學校忙。起床吃飯還要上學,放學還要寫作業。吃完飯妳繼續睡覺起床上學。壹遍又壹遍,妳會忙到時間多了都忘了如何正確控制自己。現在妳在讀中專。不知道是不是技校什麽的,肯定沒以前那麽忙了。突如其來的閑情逸致和周圍人的閑言碎語。會影響妳的心臟。
妳覺得自己壹事無成,除了玩什麽都不會。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妳現在的這些想法都是外人強加給妳的。我告訴妳妳不是這樣,但他們只是說妳是這樣。
妳或妳的家人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妳看這孩子,初中就不學了,以後會怎麽樣?”“看妳多大了,還只知道玩電腦,不好好學習。”這些話給妳壹個潛意識。意思是“退學後,人生基本無用”。也許妳現在不這麽認為,但是妳的潛意識已經被灌輸了這種想法,所以妳現在會有壹些類似恐懼的感覺,也就是妳所謂的“厭倦”,因為妳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
妳以前和其他同齡人壹樣正常上學。所以妳沒有聽到這樣的指責也不會迷茫,因為妳和大家壹樣,所以聽不到這些話。現在妳突然閑下來了,妳和其他人都不壹樣了。聽到這些話後,妳會開始質疑自己,“真的是我的錯嗎?他們說的是實話嗎?我真的什麽都不是嗎?”這就是妳現在迷茫的原因。
接下來才是重點。
我向妳解釋了妳感到困惑的原因,然後我問妳關於妳所說的“重拾信心”的問題
妳知道中國有句古話叫“命不同的人”。妳,壹個壹事無成的普通家庭,壹定要和馬雲比資產,和明星比價值,和運動員比體質。這不是進步,是不自量力。妳這個年紀的人總覺得我比馬雲有錢,我比劉翔跑得快,我比成龍出名。這壹切都是壹場夢。想,不是夢,而是壹個夢,它轉化為夢和幻想。有偉大的夢想是對的,有美好的理想也是對的,但以夢想為目標的壹般都是社會經驗不多的青少年。
不要和別人比。現在的父母都有壹個相同的通病,認為自己的野心就是給孩子施加合理壓力的理由。我覺得我的孩子必須做其他孩子做的事情。這已經影響到妳了。別人做的事妳做不到,是妳的錯。妳認為別人會是錯的,妳不會是無能的。別人上大學妳也要上大學嗎?別人考上了大學,妳失業在家,妳就踏實了?
妳現在應該做什麽?妳缺的不是學位,和別人壹樣是不對的。妳缺的是想象力。看看其他人,不壹定是妳身邊的人。看看現在的著名主播。哪個是大專文憑?大部分是高中以下文憑。當然,我不是故意讓妳當主播的。
妳該怎麽辦?第壹是天賦,第二是興趣。如果妳不適合學習,就不要試圖去拿學歷,自己累了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我記得有個偉人說過這樣壹句話,翻譯過來大意是“上帝未必會給妳喜歡的禮物”。
想想妳自己。妳喜歡妳的天賦嗎?如果妳有做壹件事的天賦,妳會比別人少壹些精力和時間,妳會比別人做得更好。這樣會更容易成功,獲得別人的認可,獲得自信。沒有也不要緊,也許妳只是沒有發現而已。
然後看第二個興趣。妳喜歡做什麽,比如打遊戲。這也是壹種興趣。妳可以在電腦前玩任何遊戲,壹天不被打擾。這就是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壹定比別人強,但至少妳會堅持下去,願意讓自己比別人更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即使不成功,只要妳盡力讓別人看到妳會得到他們的認可,妳就會獲得自信。
現在壹切都可以專業化,產業化。遊戲中的職業選手現在被當作運動員對待。妳害怕什麽?看看妳的天賦和興趣是什麽,把這個天賦或興趣往專業方向發展。既然感興趣,自然會堅持下去。既然能堅持,就壹定會有結果。就算是失敗,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基礎上也是失敗?如果妳不喜歡讀書,就不要強迫自己去讀,妳也堅持不了。為什麽要追求自己不喜歡的結果?
我不自覺地打了這麽多字...不管怎樣,我回答了妳所有的問題。有什麽問題或者疑問就問我。我看到了再回答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