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海洋環境,總的來看,基本上還是處於良好狀態。但在某些沿岸的海灣、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連灣、遼河口、錦州灣、渤海灣、萊州灣和膠州灣等,環境汙染比較嚴重;某些海洋水產資源衰落,漁獲量減少,少數珍貴海產品受損,壹些海洋水產資源質量受到影響;部分灘塗荒廢,濱海環境遭到損害。就海區而言,渤海沿岸汙染較嚴重,東海和黃海次之,南海汙染較輕。
當前,汙染和損害我國海洋環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陸源汙染物: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沿海地區,每年排放入海的工業汙水和生活汙水約60億噸。在生活汙水中,以東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黃海沿岸最小,在工業汙水中,也以東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總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次之,黃海沿岸最少。
2、船舶排放的汙染物:我國擁有各種機動船只10多萬艘,每年進入我國港口和航經我國管轄海域的外輪幾萬艘次,有大量含油汙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輪在青島油碼頭作業,壹次跑油380噸。
3、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汙染:我國沿岸分布著幾個大油田和十幾個石油化工企業,跑、冒、滴、漏的石油數量很可觀,每年有10多萬噸石油入海。
4、人工傾倒廢物汙染:過去把海洋當作大“垃圾箱”,任意傾倒廢物。如大連香爐礁海岸、葫蘆島、青島、溫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礦渣和其他廢物堆放在海邊或直接倒入海中。
5、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興建和海洋開發:這使壹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積,局部海域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我國沿海各種類型的汙染源主要有200多處,渤、黃海沿岸有100多處,東、南海沿岸100處左右。這些汙染源排放入海的重要汙染
物,有石油烴、重金屬汙染物及有機物汙染物。河流攜帶,是汙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徑。
二、我國土壤汙染現狀
1、土壤的重金屬汙染
隨著工業、城市汙染的加劇和農用化學物質種類、數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屬汙染日益嚴重,汙染程度在加劇,面積在逐年擴大。重金屬汙染物在土壤中移動差、滯留時間長、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並可經水、植物等介質最終影響人類健康。
據我國農業部進行的全國汙灌區調查,在約140萬hm2的汙水灌區中,遭受重金屬汙染的土地面積占汙水灌區面積的64.8%,其中輕度汙染的占46.7%,中度汙染的占9.7%,嚴重汙染的占8.4%。我國每年因重金屬汙染而減產糧食1000多萬t,被重金屬汙染的糧食每年多達1200萬t,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
從目前重金屬汙染調查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土壤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汙染。我院最近的調查資料顯示,江蘇省某丘陵地區 14000km2範圍內,銅、汞、鉛和鎘等的汙染面積達35.9%。廣東省地勘部門土壤調查結果顯示,西江流域的1萬km2土地遭受重金屬汙染的面積達5500km2,汙染率超過50%,其中,汞的汙染面積達1257km2,汙染深度達到地下40cm。
2、土壤的有機汙染
目前我國土壤的有機汙染十分嚴重,且對農產品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已開始顯現。如我國從1959年起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用五氯酚鈉防治血吸蟲病,其中的雜質二惡英已造成區域二惡英類汙染,洞庭湖、鄱陽湖底泥中的二惡英含量很高。有機氯農藥已禁用了近20年,土壤中的殘留量已大大降低,但檢出率仍很高。廣州蔬菜土壤中六六六的檢出率99%,DDT檢出率為100%。太湖流域農田土壤中六六六、DDT檢出率仍達100%,壹些地區最高殘留量仍在1mg/kg以上。同時,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和工業區附近的土壤有機汙染日益加劇。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近期對某鋼鐵集團四周的農業土壤和工業區附近的土壤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農業土壤中15種多環芳烴(PAHs)總量的平均值為4.3mg/kg,且主要以4環以上具有致癌作用的汙染物為主,占總含量的約85%,僅有6%的采樣點尚處於安全級。而工業區附近的土壤汙染遠遠高於農業土壤:多氯聯苯、多環芳烴、塑料增塑劑、除草劑、丁草胺等,這些高致癌的物質可以很容易在重工業區周圍的土壤中被檢測到,而且超過國家標準多倍。對天津市區和郊區土壤中的10種PAHs的調查結果表明,市區是土壤PAHs含量超標最嚴重的地區,其中二環萘的超標程度最嚴重,強致癌物質苯並芘的超標情況也不容樂觀。在我國西藏,未受直接汙染的土壤中多氯聯苯含量在0.625~3.501g/kg,而在沈陽市檢出其含量在6~151g/kg。
3、有機汙染物在生物體內的富集
由於土壤是植物和壹些生物的營養來源,所以土壤中的有機汙染物會通過食物鏈發生傳遞和遷移,目前動物和人類自身都遭受有機汙染物的汙染和威脅。
在有機汙染物沿食物鏈傳遞和遷移的過程中,含量逐級增加,其富集系數在各營養級中均可達到驚人的程度。六六六和DDT作為高殘留率農藥於1983年已停止生產,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壤中已幾乎檢測不到這兩種劇毒農藥的殘留,但在魚類身上檢測出的含量卻比土壤中高出了近100倍,而到了夜鷺、白鷺的鳥卵中,這個含量被放大了100~200倍。如太湖鳥類生物監測結果表明:太湖湖底淤泥中六六六未檢測出,DDT為3.4ng/g,通過魚類生物富集,六六六達到28.5ng/g,DDT達到270.7ng/g,最終到夜鷺、白鷺的鳥卵中時,六六六可高達460.0ng/g,DDT可高達5626.7ng/g。此外,有毒有機汙染物正在通過食物鏈危及人體健康,這些有機汙染物長期貯存在人體中,並可通過母乳餵養間接轉移給新生兒或胎兒通過胎盤直接獲得。
4、土壤的放射汙染
近年來,隨著核技術在工農業、醫療、地質、科研等各領域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放射汙染物進入到土壤中,這些放射汙染物除可直接危害人體外,還可以通過生物鏈和食物鏈進入人體,在人體內產生內照射,損傷人體組織細胞,引起腫瘤、白血病和遺傳障礙等疾病。如科研表明,氡子體的輻射危害占人體所受的全部輻射危害的55%以上,誘發肺癌的潛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我國每年因氡致癌約5萬例,而天津市區公眾肺癌23.7%是由氡及其子體造成的。
三、我國大氣汙染現狀
近年來,雖然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於各種原因,我國大氣環境面臨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現在,全國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達1857萬噸,煙塵1159萬噸,工業粉塵1175萬噸,大氣汙染仍然十分嚴重。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全國47個重點城市中,約70%以上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達不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標準;參加環境統計的338個城市中,137個城市空氣環境質量超過國家三級標準,占統計城市的40%,屬於嚴重汙染型城市。酸雨區汙染日益突出。酸雨區由80年代的西南局部地區發展到現在的西南、華南、華中和華東4個大面積的酸雨區,酸雨覆蓋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30%以上,我國已成為繼歐洲、北美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常德市酸雨汙染也非常嚴重,1996年酸雨頻率達100%,逢雨必酸。通過采取建立城市大氣環境保護圈。關閉城鄭磚瓦廠、拆除汙染嚴重的小型鍋爐等措施,大氣中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汙染有所減輕,酸雨頻率有所下降,但目前仍高達41.6%。
據預算,21世紀初上半葉,我國能源開發、利用和消費將會有壹個較大幅度的增長,而我國能源資源的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將長期存在。因此,控制煤煙型大氣汙染將長期作為我國大氣汙染控制領域的主要任務。
三、我國水汙染現狀及有效解決方法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環境汙染日益嚴重,尤其是生活飲用水的汙染尤為突出。目前生活飲用水的不安全性主要體現在:
1。農業汙染源包括牲畜糞便、農藥、化肥等。在農業汙水中,壹是有機質、植物營養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農藥、化肥含量高。據有關資料顯示,在1億公頃耕地和220萬公頃草原上,每年使用農藥110.49萬噸。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國家之壹,每年表土流失量約50億噸,致使大量農藥、化肥隨表土流入江、河、湖、庫,隨之流失的氮、磷、鉀營養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營養化汙染的危害,造成藻類以及其他生物異常繁殖,引起水體透明度和溶解氧的變化,從而致使水質惡化。
2。生活汙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汙水、垃圾、糞便等,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生活汙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據調查統計,1998年我國生活汙水排放量184億噸。
3。工業汙染,我國每年約有1/3的工業廢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汙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水域。全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目前850多條受到汙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汙染,致使許多河段魚蝦絕跡,符合國家壹級和二級水質標準的河流僅占32.2%。汙染正由淺層向深層發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汙染,我們能夠飲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覺中減少。世界頭號殺手日趨加劇的水汙染,已對人類的生存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成為人類健康、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據世界權威機構調查,在發展中國家,各類疾病有8%是因為飲用了不衛生的水而傳播的,每年因飲用不衛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萬人死亡。因此,水汙染被稱做“世界頭號殺手”。
我國有82%的人飲用淺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質汙染嚴重,細菌汙染超過衛生標準的占75%,受到有機物嚴重汙染的飲水人口約1.6億。長期以來,人們壹直認為自來水是安全衛生的。但是,因為水汙染,如今的自來水已不能算是安全衛生的了。壹項調查顯示,在全世界自來水中,測出的化學汙染物有2221種之多,其中有些確認為致癌物或促癌物。從自來水的飲用標準看,我國尚處於較低水平,自來水廠目前僅能采用沈澱、過濾、加氯消毒等方法,將江河水或地下水簡單加工成可飲用水。自來水加氯可有效殺除病菌,同時也會產生較多的鹵代烴化合物,這些含氯有機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類患各種胃腸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汙染的成分十分復雜,受汙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屬外,還含有甚多農藥、化肥、洗滌劑等有害殘留物,即使是把自來水煮沸了,上述殘留物仍驅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濃度,降低了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亞硝酸鹽與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飲用開水的安全系數也是不高的。據最新資料透露,目前我國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飲水符合衛生標準,小城鎮和農村飲水合格率更低。水汙染防治當務之急,應確保飲用水合格。為此應加大水汙染監控力度,設立供水水源地保護區。
人們已意識到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這樣的代價太大了。我國已提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的戰略,對整治水域汙染采取了壹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我們決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為了人類的健康和生存,為了擁有潔凈的水環境,保護水資源,當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