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莫比烏斯帶只有壹面,所以這壹面的長度自然是普通紙環的兩倍。有人想到把這個特性應用到傳動帶上,讓磨損分散到更多的地方,從而提高皮帶的壽命。這個想法在美國也獲得了專利。
如果我們把紙帶想象成壹根金屬帶,讓電流從壹個夾子裏流入,從另壹個夾子裏流出,那麽電流在紙帶表面可能存在兩個流動方向,而這兩個方向的電流產生的磁場正好相互抵消。也就是說,電流在器件流動時不會產生磁場,所以不會有電池感應。這是壹個無電感電阻。這種阻力被稱為莫比烏斯阻力。
莫比烏斯帶經常在藝術和文化作品中被引用,作為“無限循環”的象征:
回收利用的國際標誌是壹條放置在三角形中的綠色莫比烏斯帶。在動畫片《哆啦a夢》(小叮當)中,有壹個莫比烏斯形狀的道具。只要把它放在門把手上,裏面的人打開門就會回到同壹個房間。
如果我們看壹下科學館前的環形雕塑,大部分也使用了類似於莫比烏斯帶的性質。如果有時間,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雕塑來數壹數這些圓環有多少個面和棱。我估計大部分結果是1。至於埃舍爾的例子,就更是眾所周知了,不用我來說唱。
也有可能在實驗室制造出莫比烏斯形狀的粒子。不久前,壹群科學家在《化學物理雜誌》上發表了壹篇論文,預言了壹種具有形狀的莫比烏斯碳元素(確切地說是石墨烯)。能抗20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相當穩定。因為它的莫比烏斯帶結構,應該是偶極子,可以形成穩定的晶體。現在要靠科學家來真正制造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