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2008-03-18 19:52:01選出 中國酒的發明,歷來都說是源於杜康。曹操詩賦中更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杜康是夏代人,傳說還當過國王,以目前現有資料考之,恐難如願。問題在於,如果說夏代才開始有酒,考古學家壹定會笑掉大牙。 、 確切的釀酒時間,當然也不可考。但依考古發現,距今6000年前,太湖地區己開始釀酒。在崧澤文化中,專門釀酒的澄濾器屢屢被發現。1999年春天,在江陰周莊龍爪墩遺址中發現壹件,此器直徑近30厘米,形如碗缽,唯口部有倒酒的流,酒器內壁以底為中心刻了許多呈放射狀分布的凹槽。古人把米飯裝進澄濾器裏發酵,酒生成後便順著凹槽向下滲,飲用時只須把流對準杯子傾倒就行了。 這種釀酒器在蘇南多處發現,然後通過蘇北地區傳人黃河中遊地區,亦即廟底溝二期文化,黃河流域因此開始釀酒。但由於黃河流域大多種植旱作物,水稻的種植並不普遍,而旱作物釀酒較大米的釀酒要困難得多,因此,在龍山文化時期前(距今4000年),中原的釀酒並未普及,直到龍山文化時期,黍的釀酒問題解決了,酒器才大量在中原出現。而此時,太湖地區的古代居民己喝了2000年的酒了。由此可見,把酒的發明歸於杜康,不過是後來北方執政者篡改歷史,貶低四夷壹貫做法中的又壹例子罷了。 糧食富足和酒的釀造是有壹定的因果關系的。江陰人傑地靈,又是魚米之鄉,喝酒之風也就源遠流長,而且似乎比其它地方要更勝壹籌。1998年12月在雲亭花山遺址發掘時,考古隊在壹個不大的灰溝裏(垃圾溝)發現破碎的145個個體的釀酒器。從現場觀察,3800多年前花山村民大約家家都有幾個釀酒器、這種釀酒器比6000年前的要精制壹點,凹槽更密,所以倒出來的酒更清,沒有多少酒渣。這麽大的數量,在全國同時期的遺址中,從未見過,可見江陰人善飲。 江陰黑酒的誕生,傳說是杜康因釀酒的時間過於匆忙,把糯米炒焦後偶然作成。事實果如此乎?我想未必。著名作家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積勞成疾,臥床不起,久治無功,後經榆林壹張姓老中醫治療,短時期便恢復精神,重新工作。他在《早晨從中午開始》壹文中說到:老中醫的藥方***有兩味藥,其中壹味便是炒焦的糯米。路遙說服藥後數月,肺腑中的臟毒都化為黑痰吐出。由此我想,江陰黑酒以炒焦的糯米作原料,絕對不是偶然,而應該是江陰這個古老的酒鄉吸收了傳統中醫的精華——“精心釀制而成”。無怪乎徐霞客雲遊四方時不但對黑酒念念不忘,而且常常以自豪的心情向遠方的朋友推薦家鄉的黑色佳釀。 如今,倍受江陰人珍視的“霞客牌”黑酒已在日本。韓國和香港博得壹片贊賞,我這個滴酒不沾的人有時也喝上壹杯,果然清洌可口,醇香戀人。我在臺灣的壹位朋友,曾多次托我幫他購買黑酒,每次壹買就是10箱。看到朋友如此喜愛霞客黑酒,我這個親手發掘過古代花山酒器的考古工作者,心中真是高興。
上一篇:Bose首款真無線耳機SoundSport Free在臺亮相下一篇:勘察設計考後資格審核不合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