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裏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居裏夫人拒絕為他的任何發明申請專利,把諾貝爾獎金和其獎金都用到了以後的研究中去了。
居裏夫婦發現鐳以後,當百萬法郎、燦燦的金質獎章向她微笑的時候;當成功、榮譽、祝賀象潮水般湧來的時候,表現了他們具有高貴的品質:毫不誇耀,謙虛忘我!壹位報社記者前來采訪她,想把她的事跡報道出去。
她堅定地回答:“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的‘個人’。”有幾位朋友勸他們申請生產鐳的專利權。瑪麗·居裏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這樣的決定:“不應該這樣做。這是違背科學精神的。我們不應當借此來謀利。”
他們把這個偉大的發現交給工業界和醫學界廣泛利用,並不謀求個人的任何私利。
擴展資料:
瑪麗·居裏(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裏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裏(Maria Sk?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3年,居裏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因而成為世界上第壹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居裏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壹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癥。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裏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居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