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因為他有電燈、留聲機、電影、蓄電池等1000多種發明,人們稱他為“發明之王”、“魔術師”。
愛迪生最大的成就是電燈的發明。然而,在他的發明中,沒有什麽比留聲機更震驚當時社會的了。1877年的秋天,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轟動了整個紐約,各個報社的記者蜂擁而至,報道這個非同尋常的消息。這壹發明壹經問世,便激起了當時社會長達數月的迅速而巨大的狂熱。鐵路專門開了專車來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懷疑他在裏面藏了什麽東西來騙人。壹個教堂的主教對著收音機以最高速度背誦了壹系列《聖經》中的專用術語。當這些術語從機器上壹字壹句地重復出來時,人們才相信這東西真的不假,不約而同地驚嘆起來。
然而,愛迪生著名的發明想法是由幸福的偶然事件促成的。
有壹次,愛迪生獨自在壹個安靜的實驗室裏改進在紙帶上打印符號的電報。這時,電報裏壹個單調的聲音吸引了他。在試圖消除這種聲音時,愛迪生意外地發現,這是紙帶在小軸的壓力下發出的聲音。當小軸的壓力改變時,音調的高低也隨之改變。這使他產生了壹個想法:通過移動載體上不同深度的通道來記錄和恢復聲音。
無獨有偶,當愛迪生再次嘗試電話時,他發現麥克風中的振膜隨著聲音振動。他找來壹根針,豎在橫膈膜上,用手輕輕按壓上端,然後對著橫膈膜說話。實驗表明,聲音越高,振動越快;聲音低了,震動就慢了。這壹發現使他更加堅定了發明留聲機的決心。
幾天後,愛迪生畫了壹張草圖,並立即和他的助手開始工作。留聲機的主要部分是壹個金屬圓筒,圓筒的邊緣刻有螺旋凹槽。壓在壹根長軸上,長軸的壹端裝有曲柄。當搖動曲柄時,汽缸會相應地轉動。此外,還有兩根小金屬管,金屬管的壹端裝有壹個膜板,膜板中央有壹個鈍針尖。經過無數次改造,世界上第壹臺留聲機誕生了。愛迪生回憶說:“我大聲說了壹個詞,機器就回放了我的聲音。”我壹生中從未如此驚訝過。"
愛迪生在發明之初壹次又壹次地改變留聲機。十年後,他把留聲機從架子上的灰塵中取了下來。為了繼續改進它,他僅在留聲機上就申請了100多項發明專利。他是個聾子,能發明出這樣壹個會發聲的機器,真是太神奇了。當我們看到今天的留聲機時,不要忘了它滲透著愛迪生無數的心血。事實上,壹個多世紀以來,留聲機引起的偉大的文明和發明浪潮影響深遠。留聲機、錄音機、錄音機、激光視聽機相繼問世。追根溯源,都是愛迪生的偉大發明嗎?
愛迪生(1847-1931)
ThomasAlvaEdison是世界聞名的美國電工和發明家。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和電影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他在采礦、建築和化學工業方面也有許多著名的創造和見解。愛迪生壹生大約有2000項發明,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愛迪生出生於1847年2月11日,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米蘭市。我父親是荷蘭人的後裔,我母親是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後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在瓷磚生意上賠了錢,舉家搬到密歇根州休倫北郊的格拉提奧特堡。搬到這裏不久,愛迪生患了猩紅熱,病了很久。人們認為這種疾病是他耳聾的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但只學了3個月,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並被踢出學校。從此,他的母親就是他的“導師”。由於他母親良好的教育方法,他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壹目十行。八歲時,他閱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的作品,以及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九歲時,他可以很快地閱讀困難的書籍,如帕克的自然和實驗哲學。10歲的時候,他熱愛化學。11歲時,他實驗了他的第壹封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品和設備,他開始工作。在12歲時,他得到了壹份在火車上賣報紙的工作,往返於休倫港和密歇根州底特律之間。在賣報紙的同時,他還經營水果和蔬菜。每當他有空的時候,他就去圖書館看書。他買了壹臺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驅報》。該周刊的第壹期是在火車上印刷的。他用賺來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壹個化學實驗室。不幸的是,壹旦壹種化學品著火,他和他的設備都被拋出車外。還有壹次,當愛迪生試圖登上壹列貨運列車時,壹名列車員揪住他的耳朵,幫他上了車。這壹行動導致愛迪生終身失聰。
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火車軌道上救出了壹個即將死去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心存感激,但因為沒錢獎勵,願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與這個神秘的電新世界結下了不解之緣,踏上了科學之旅。
1863年,愛迪生在鐵路幹線斯特拉特福德樞紐站擔任電信操作員。從1864到1867,我在中西部各地做報務員,過著類似流浪的生活。足跡包括斯特拉特福德、阿德裏安、韋恩堡、印第安納波利斯、辛辛那提、納什維爾、田納西、孟菲斯、路易斯維爾、休倫等地。
1868年,愛迪生作為壹名電報員來到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壹項發明專利。這是壹個自動記錄票數的裝置。愛迪生認為這個裝置可以加快國會的工作速度,而且會很受歡迎。然而,壹名國會議員告訴他,他們無意加快議程,有時投票緩慢是出於政治需要。從此,愛迪生決定再也不做任何人們不需要的發明。
6月初1869,他來紐約找工作。當他在經紀人辦公室等待傳喚時,壹臺電報壞了。愛迪生是那裏唯壹會修電報機的人,所以他得到了壹份比他預想的更好的工作。65438年6月+10月,他和Pop成立了“Pop-Edison公司”,專門從事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在這裏,他發明了“愛迪生萬能印刷機”。他把這臺印刷機獻給了華爾街壹家大公司的經理。他想收5000美元,但他沒有勇氣說出來。於是他讓經理給個價,經理給了4萬塊錢。
愛迪生用這筆錢在新澤西州紐瓦克的沃德街建了壹家工廠,專門制造各種電機。他工作了壹整夜。他培養了許多能幹的助手,同時,他碰巧遇到了勤奮的瑪麗,他未來的第壹位新娘。在紐瓦克,他發明了蠟紙和油印機。從1872年到1875年,愛迪生先後發明了二極和四極電報,並幫助他人制造了世界上第壹臺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再次搬到新澤西州的門洛帕克。他在這裏建造了第壹個“發明工廠”,這“標誌著集體研究的開始”。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貝爾發明的電話,並投入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最喜歡的項目之壹——留聲機。電話和電報“是拓展人類感官功能的壹場革命”;留聲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三大發明之壹。"從發明的想象來看,這是他極其重大的發明成就."這時,人們稱他為“門羅公園的魔術師”。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時,經過無數次失敗,終於在電燈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1879,10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壹盞具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嘗試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找到了壹種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以持續1000小時以上,達到了經久耐用的目的。在某種程度上,這項發明是愛迪生壹生的巔峰。然後,他創造了壹個供電系統,使遠處的燈從中央電站配電,這是壹項重大的技術成就。
他在純科學上的第壹個發現出現在1883。在測試電燈時,他觀察到了他稱之為愛迪生效應的現象:在點亮的燈泡中,電荷從熱燈絲通過空間到達冷板。愛迪生在1884為這壹發現申請了專利,但沒有進壹步研究。附近的科學家利用愛迪生效應發展了電子工業,尤其是無線電和電視。
愛迪生試圖為眼睛做留聲機為耳朵做的事情,電影攝影機就在這裏誕生了。他使用喬治·希斯曼新發明的壹片賽璐珞膠片,拍攝了壹系列照片,並快速、連續地投射到幕布上,創造出運動的錯覺。他在1889和1891的實驗室裏第壹次實驗電影。1903年,他的公司制作了第壹部故事片《火車大劫案》。愛迪生為電影工業的建立和標準化做了很多工作。
愛迪生在1887年把實驗室搬到西橙後,創辦了許多商業公司,制造產品,推廣他的各種發明。這些公司後來合並成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後來被稱為通用電氣公司。此後,他的興趣轉向了熒光、礦石搗碎機、鐵的磁分離、蓄電池和鐵路信號裝置。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研制了魚雷裝置、噴火器和水下潛望鏡。
1929 10 21,在電燈發明50周年之際,人們為愛迪生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德國的愛因斯坦、法國的居裏夫人等著名科學家紛紛向他表示祝賀。不幸的是,在這次慶祝會上,愛迪生在進行答辯時,突然因為過度興奮暈倒了。從那以後,他的健康每況愈下。1931年10月18這位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因病去世,享年84歲。
愛迪生的文化水平極低,但他對人類的貢獻卻如此之大。這裏的秘密是什麽?除了好奇心,他還有壹種自己去實驗的本能,那就是擁有超越常人的無限精力和勇氣去努力。當有人稱愛迪生為“天才”時,他解釋說:“天才是2%的靈感加98%的汗水。”他在“發明工廠”裏組織了許多不同專業的人,包括65,438+000多名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工人。愛迪生的許多重大發明都是靠集體的力量取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歸功於他的勤奮、創造力和集體力量。此外,他的妻子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愛迪生發明的年表;
1868 10 6月11發明了“投票計數器”,獲得了他人生中的第壹項專利權。
1869 10與朋友共同創辦“Pop-Edison公司”。
1870年,他發明了萬能印刷機,授予專利權,獲得4萬美元。在紐約建立自己的制造工廠。
1872—1876發明了電動畫電報機、自動記錄電報機法、雙四電報機法,並制造了蠟紙碳電阻器。
1875發明了聲學分析共鳴器。
1876年,在新澤西州門洛帕克建立了壹個實驗室——第壹個工業研究實驗室。這是現代“研究群體”概念的創立。發明碳棒麥克風。申請自動電報機專利。
1877年,貝爾發明的電話在門羅公園改進並投入實際使用,獲得三項專利:穿刺筆、氣動手寫筆和普通手寫筆。8月20日,他發明了留聲機,這被證明是愛迪生最喜歡的項目。
1878愛迪生聲稱解決了電燈照明問題。皇家學會舉辦了壹次留聲機展覽。改進留聲機,設計麥克風、擴音器、空中揚聲器、聲音引擎、調音引擎、微量熱計、味覺測試器等。2009年2月65438+9日,他獲得了留聲機專利。7月,我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帕克教授壹起去懷俄明州觀測日全食,用他發明的溫度計測量太陽周圍的溫度。8月,我回到門羅公園,重新從事科研實驗。英國批準了愛迪生的“錄音機”專利申請。九月參觀康涅狄格州的威廉華萊士。開始研究電燈的發明。65438年10月5日提交了鉑絲“電燈”專利申請。
1879—1880歷經千辛萬苦發明了高阻白熾燈。改進的發電機。設計新的電流分配方法、電路排列和計算方法。發明電燈架和開關。發明了磁選礦石的方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的市政廳演示了他們的電話裝置,愛迪生的電話在比貝爾壹目了然。10 10月21日,發明了壹種高電阻白熾燈,連續點亮40小時。165438+10月1申請了碳絲燈專利。65438+2月21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燈。65438+2008年2月25日,來自紐約的3000名遊客在門洛帕克觀看了壹場公共電燈表演。
1880研究直升機。獲得電燈發明專利。制成磁性礦石篩。65438年10月28日提出“輸配電系統”專利。18年2月,斯克裏普月刊發表了《愛迪生的電燈》壹文,正式發表了電燈的發明。5月,首艘由電燈照明的“哥倫比亞”號船試航成功。
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成立於65438年2月。
1881紐約第五大道總部成立。在紐約建立壹家白熾燈工廠。設立發電機、地下電線和電燈零件制造商。在門羅公園測試電車。
1882發明了現在的三線配電系統。專利申請141。第壹家中央工廠於9月4日成立。65438+2月底,美國各地建立了150多個小電站。
1885年5月23日申請了無線電報專利。
1887—1890改進了圓柱形留聲機,在留聲機上獲得了80多項專利。從事制造和銷售留聲機、唱片和發聲機器。
1888年,發明了留聲機。
1889參加巴黎百年博覽會。發明了各種電氣化鐵路。完成電影機器。
1890—1899設計大型碎石機和研磨機。我在奧格登礦親自指揮用新方法大規模開發鐵礦。
1891年,他發明了“愛迪生選礦機”,開始了自己的采礦事業。獲得“移動式電影放映機”專利。5月20日,第壹個成功的電影鏡子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向公眾展示。
1893年,世界上第壹個電影“工作室”在愛迪生實驗室的院子裏建成。
1894 4月14紐約第壹家可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開業。
1896年4月23日,該片在紐約科斯特-拜爾音樂廳首次公映,受到大眾的熱烈歡迎。
1902年使用新型電池進行車輛動力測試,行程5000英裏,壹次充電可行駛100英裏,成功。
1903愛迪生的公司制作了第壹部故事片《火車大劫案》。
1909用了十年,電池的研究終於成功了。發傳真電報。獲得了生料機、細磨機、長窯的設計專利。
1910—1914在不損壞唱片和鉆石唱片的情況下完成圓盤留聲機。完成有聲電影機。
“光盤記錄”發明於1910年。
1912發明了“會說話的電影”。發展成了留聲機。
1914-1915發明了碳酸的綜合制造方法,將留聲機和提詞機合二為壹,作為提詞機,讓壹方的電話自動記錄另壹方的發言。自制苯、靛藍油等。
在1915-1918年,完成了多達39項發明,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下潛望鏡。
1927完成了壹個長記錄。
1928成功從雜草中提取橡膠。
電燈的發明
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偉大發明。19世紀以前,人們使用油燈和蠟燭照明,突破了黑夜,但仍未能將人類完全從黑夜的限制中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能用各種電燈把世界照亮,把黑夜變成白天,擴大人類的活動範圍,贏得更多的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真正發明電燈使其發光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壹個鐵路工人的孩子。他小學沒讀完就輟學了,靠在火車上賣報紙為生。愛迪生是壹個極其勤奮的人,他喜歡做各種實驗,制造出許多精巧的機器。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了電動機,愛迪生就決心要制造電燈,給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以往制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了詳細的測試計劃,分兩個方面進行實驗:壹是對1600多種不同的耐熱材料進行分類測試;二是改進抽真空設備,使燈泡具有高真空度。他還研究了新的發電機和電路分流系統。
愛迪生逐壹測試了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但鉑絲線性能量好,但鉑的價格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替代。1879年,愛迪生經過多次實驗,終於決定用碳絲做燈絲。他在壹塊棉絲上撒上碳粉,彎成馬蹄形,放在坩堝裏加熱,做成細絲,放進燈泡裏,然後用抽氣器把燈泡裏的空氣抽出來。燈亮的時候可以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壹批碳絲白熾燈問世了。1879除夕夜,愛迪生電氣公司所在的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制電燈,愛迪生經常在實驗室裏壹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實驗好幾天。他發明碳絲後,先後用6000多種植物纖維進行實驗。最後他選擇了竹絲,在高溫密閉爐中燃燒,再加工,得到碳化竹絲,放入燈泡中,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燈泡可以連續點亮1200小時。電燈的發明壹度導致天然氣股票在三天內暴跌12%。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人柯仁奇發明了鎢絲代替碳絲,大大提高了電燈的效率。從此電燈躍上了壹個新臺階,熒光燈、碘鎢燈等各種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了照明舞臺。
燈光把黑暗變成光明,讓世界更加炫目多彩。
愛迪生,愛問為什麽的孩子
2月1847,11日,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誕生了壹個圓臉藍眼睛淺頭發的小男孩。這個男孩很嬌氣,就像他媽媽壹樣。但是男孩的身體很瘦,看起來柔弱嬌嫩,讓人心疼,但是他的頭卻出奇的大,讓人擔心他長大後脖子會不會動。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之王”的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愛迪生生活在荷蘭,他的父親塞繆爾是壹個勤勞的農民,他的母親是壹名鄉村教師。他在家裏排行第七,也是最小的孩子,所以很受母親的寵愛。
愛迪生從小身體虛弱。三歲前的壹千多天,他生病哭了很多次,媽媽擔心焦慮,整天坐立不安。後來,在母親耐心周到的照顧下,愛迪生的身體壹天天強壯起來。
盡管愛迪生身體虛弱,但他喜歡動腦筋。他很好奇。他總是問為什麽。當他看到他不知道的東西時,他會問。當他問的時候,他翻著白眼想。
“為什麽鍋上有蒸汽?”“凳子為什麽有四條腿?”“什麽是黃金?”父親常常被兒子的問題弄得張口結舌。
小愛迪生對“砂鍋問到底”的興趣得到了媽媽的充分肯定。我媽媽以前是小學老師。她知道好奇心是打開神秘知識寶庫的萬能鑰匙,沒有好奇心的孩子不可能偉大。所以每當愛迪生問她為什麽的時候,她媽媽總是微笑著,小心翼翼地開導他,告訴他真相。這時,愛迪生總是歪著頭,睜大眼睛聽著。聽完之後,很多新的“為什麽”會從他腦子裏蹦出來。
愛迪生不僅喜歡問為什麽,而且什麽都想自己去嘗試,還鬧出了很多笑話。
當他四歲的時候,他曾經和他的朋友在壹棵大樹下玩耍。不知道誰在樹枝上發現了壹個馬蜂窩。
“窩裏是什麽樣的?”所有人都搖搖頭。
“要不我們把它戳下來看看?”愛迪生向他的朋友建議。
“馬蜂會蜇人,我要刺妳!”小夥伴們躲得遠遠的。
愛迪生想找出其中的奧秘,於是他找了壹根長樹枝,捅了馬蜂窩。突然,壹群大黃蜂飛向愛迪生。不壹會兒,愛迪生被黃蜂叮了壹下,臉又紅又腫,幾乎睜不開眼睛。即使這樣,他也必須清楚地看到蜂巢的結構。
還有壹次,我六歲的時候。壹天早飯後,媽媽正在做針線活。愛迪生砰的壹聲把門撞開,跳了進去,嚇得她媽媽雙手被刺。
愛迪生氣喘籲籲地問:“媽媽,大母雞在雞蛋上做什麽?”
媽媽笑著說:“我在孵小雞。”母雞用他的體溫和身體壹天壹天地孵化小雞娃娃。"
“哦,我明白了。太有意思了。”愛迪生拍拍自己的大腦袋,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推開門走了出去。
當我們中午吃午飯時,愛迪生不見了。母親很著急,壹家人四處張望。直到晚上大家才發現,這個小家夥在雞舍旁邊做了壹個“窩”,裏面有幾個雞蛋。他小心翼翼地躺在雞蛋上,壹動不動。
母親專註地看著他,問:“兒子,妳在做什麽?”“我在孵小雞!”他嚴肅地回答。
家裏人在後臺笑得前仰後合,沒想到他從早到晚餓得趴在雞蛋上壹整天。正是這樣的濃厚興趣和超人的耐心,成為愛迪生壹生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是壹個很有趣的故事:愛迪生得知母雞在孵小雞時,蹲在草堆裏像母雞壹樣孵小雞。這種可笑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的優秀品質。
壹個
愛迪生幾十年來幾乎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在七十五歲的時候,愛迪生仍然每天按時去實驗室工作。壹個記者問他:“愛迪生先生,妳打算什麽時候退休?”愛迪生尷尬地說:“哦,不,我到現在都沒時間想這個問題!”"
二
愛迪生成名前是個窮工人。有壹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到他,關切地說:“看,妳身上這件大衣穿得很破。妳應該換壹個新的。”“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愛迪生無動於衷地回答。幾年後,愛迪生成為了壹名偉大的發明家。有壹天,愛迪生在紐約的街上又遇見了那個朋友。“哦,”朋友驚叫道,“妳為什麽還穿著這件舊外套?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換個新的!”“用得著嗎?這裏的每個人都已經認識我了。”愛迪生仍然滿不在乎地回答。
三
1862年8月的壹天早上,愛迪生正在壹個小站賣報紙。突然擡頭,只見壹個三四歲的小男孩蹲在鐵軌邊玩石頭,壹輛卡車正朝他疾馳而來。愛迪生“哎喲”了壹聲,扔下報紙,不顧壹切地沖下講臺,壹把抓住孩子。這時,火車從他耳邊呼嘯而過。好險!愛迪生抱著小男孩,倒在了鐵軌邊。他的臉和手被割傷,但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父親是這個站的站長麥肯齊。他是壹個優秀的操作員。麥肯齊親眼看到這驚心動魄的壹幕,感動得語無倫次:“謝謝妳……謝謝妳,謝謝妳救了……我的孩子!”"
愛迪生無所謂地笑了笑。他從地上撿起報紙,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登上火車離開了。
第二天,當愛迪生乘坐的火車進站時,麥肯齊已經在站臺上等著了。他很誠懇地對愛迪生說:“我沒有什麽可以獎勵妳的。”我聽說妳對電報非常感興趣。如果妳願意,我可以教妳如何收發電報,讓妳成為壹名電報員。”這些話是小愛迪生的心裏話。他愉快地接受了麥肯齊的好意,跟著他學習收發電報的技術。
愛迪生學習非常專心,進步很快。僅僅三個月後,他就熟練地收發電報了。麥肯齊推薦他去做火車站操作員。這個意外的學習機會為愛迪生日後的偉大發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