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基金定投理論上可以實現財富自由,但實際操作中難度不小。然而,無論如何,采用基金定投等理財方式,會讓妳的財務狀況大有改觀,也會讓妳的財富增值升值,這是不可否認的。
對於不同的人,財務自由的標準也不同,不必糾結於他人制定的標準
對於究竟有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專家和機構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有的說要2億,有的說要1.2億,還有的說8000萬。但畢竟每個人的生活費方式不同,日常花銷不同,實現財務自由的標準自然不同。
結合財務自由的定義來給自己量身定制財務自由的標準,顯得更為靠譜。所謂財務自由就是指不必依靠勞動收入,僅僅依靠被動收入就能夠支撐日常的各項支出,這種狀態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
比如:妳的日常支出經常性保持在每月8000元,那麽當妳的房屋租金、股票、存款利息、專利收入等被動性收入達到每月8000元以上時,就可以說明妳到達了財務自由的狀態。
當然,如果另壹個人的日常支出為每月2萬元,那麽他的被動收入必須超過2萬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這裏還有幾個地方需要註意,壹是這種被動收入必須是可持續性的,二是妳的財產要有穩定的增長。
基金定投到底能不能幫助我們實現財務自由?
還是那句話,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有壹定困難。
我們必須首先理解基金定投的收益取決於哪些因素?總的來說,有3點最為重要,壹是定投的時間長短,二是每月定投的資金多少,三是基金定投的收益率。
壹般來說,定投時間越長,每月投入本金越多,收益率越高,那麽最終的收益也越高。
從時間來看,如果每月定投1000元,收益率10%,那麽定投10年和30年差別是多少呢?10年的總收益是21萬,30年的總收益是217萬。
再看看每月定投金額的影響,我們把定投時間定為20年,收益率是10%。當每月定投1000元時,收益是75萬;如果每月定投3000元,收益是226萬。
再看看收益率的影響,我們把定投時間定為20年,每月定投1000元。當收益率為10%時總收益是75萬,當收益率為15%時,收益是141萬。
我們可以看出,定投時間、定投金額、收益率對最終的收益影響都非常大,甚至相差的結果讓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這也就告訴我們,想要獲得更多的收益,要麽趁早開始定投,用時間來增加收入;要麽每月多投入壹些,用本金來增加收入。至於收益率我們是不能左右的,能保持10%左右,收益也算相當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