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麽樣?

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麽樣?

環顧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明顯加快。世界範圍內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日益深化,經濟全球化競爭給世界各國帶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競爭中,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跨國公司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認識跨國公司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作用,對於加快培育我國大型跨國公司,打造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的航空母艦,提高我國經濟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國為實現各自的利益,采取各種方式,超越空間和社會的限制,不斷在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協調認識和行動的發展過程。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各國經濟、社會聯系與競爭的普遍化及其方式的多樣化。經濟全球化是震撼國際社會諸多領域的重大變革,使當代人類經濟生活的理念、方式和空間發生深刻變化。分析研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跨國公司始終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1?跨國公司實行的全球經營戰略,是加快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基礎。企業競爭力是產業競爭力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跨國公司是現代企業的主力軍,是世界各國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國與國的經濟競爭,正在通過跨國公司實行的全球經營戰略,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激烈程度在全球範圍展開。根據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需要,壹些著名跨國公司立足全球,對生產經營實行全球性戰略安排,把別國的市場和資源納入其全球性的安排之中。為了實現其全球經營戰略,許多跨國公司把本國的跨國公司變為世界範圍的總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設置生產基地和銷售機構,建立國際商務信息網絡,構建全球研究開發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在實施全球經營戰略過程中,跨國公司積極推進海外公司本地化,以贏得所在國政府和公眾的認可和支持,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推進經營資源國際化,促進經營管理知識、技術專利、營銷方法、融資渠道、信息網絡和管理組織等經營性資源向所在國轉移,提高當地管理人員掌握和運用本公司經營資源的能力。為了以科技進步支撐世界各地工廠的生產,跨國公司大力推進研究開發國際化,在國外設立研究開發基地,聘用國外科技人才,與國外科研機構合作,在當地把生產和科研結合起來。據聯合國《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國公司,35000家分支機構,2000年全球達63000家跨國公司,設立分支機構70萬家。跨國公司的生產總值已超過工業世界總產值的30%。從跨國公司平均跨國指數看,即跨國公司的國外資產/總資產、國外銷售額/總銷售額、國外雇員/雇員總數三個比率的平均數目前已達37%,其中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的跨國指數已達54%。事實表明,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營戰略,實質上就是經濟全球化戰略,跨國公司充當了推行經濟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角色。

2?跨國公司進行的國際性投資,是加快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有利條件。國際性投資是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基礎。隨著世界經濟的加快發展,跨國公司已成為國際性投資的主要載體。跨國公司的國際性投資,壹方面是向全球擴張金融資本、壟斷世界市場的實際需要,另壹方面是生產國際化、社會化的必然要求。壹些大型跨國公司紛紛向國外開展大規模、系統化投資,在國外設立投資性控股公司,統壹管理投資企業。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具有明顯的連鎖競爭效應,只要有壹個跨國公司向外投資擴張,同行的跨國公司為了保住自己國內外的資源和市場份額,也會競相向國外投資擴張。所以,近些年來,跨國公司以長遠發展為目標,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對手而實行對外投資的戰略性意圖非常明顯,投資勢頭愈益強勁。增加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外投資為自己更便捷地獲取當地的資源和市場。跨國公司對外投資壹般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英國、加拿大、荷蘭三個國家吸收了美國對外投資的近40%。同時,近些年來對新興市場的直接投資也迅速增加。前年和去年美國跨國公司對中國直接投資分別增加了26.9%和18.9%。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金融保險、房地產業和石油業等領域。這不僅給跨國公司帶來了高額利潤,而且密切了各國的經濟聯系,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據聯合國《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截至1999年底,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50000億美元。1999年全球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出量達到8000億美元,比上壹年增加16%。1999年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吸收了208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比1998年增長16%。200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總量創下歷史最高記錄,達到1.27萬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18%。據聯合國預測,2001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額約為1.1萬億美元。2002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雖有所減少,但仍將保持1萬億美元以上。目前全球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約占全球直接投資的90%。跨國公司的大規模投資,大大促進了國際資本流動,為各國吸引外資創造了條件,把各國經濟越來越緊密地聯系起來。

3?跨國公司開展的跨國兼並和收購,是加快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有效手段。跨國公司之間的兼並、收購以及戰略聯盟,是20世紀後期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國際經濟激烈競爭的產物和結果。為了在全球市場謀求發展壯大,跨國公司利用自身的優勢,采取整體收購、重組控股收購、增資控股收購以及股票認購收購等多種並購方式,在國外大力開展兼並、收購業務,不斷實行產業整合,擴大經營規模。兼並、收購和戰略聯盟,不是企業間的單純業務交易,而是壹項有關企業戰略、文化、人員以及數據信息等資源的全方位整合。通過兼並、收購,使被兼並、收購的企業的法人地位、治理結構、文化理念和管理機制、業務方向等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跨國兼並、收購是跨國公司獲得別國有形和無形資產及競爭戰略優勢的最迅速、最有效的手段。實際上,跨國公司是推動國際化生產的國際型企業。國際生產的擴張和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國公司的兼並、收購推動的。據聯合國《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從1980年至1999年,在世界範圍內,國內企業之間以及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達成的並購協議總額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隨著跨國公司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全球經濟競爭的加劇,跨國公司間合並、收購及戰略聯盟的交易規模不斷擴大。80年代後期和1995年以來,世界上出現兩次並購高潮。跨國並購交易額從1987年的750億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7200億美元。1999年出現了109起巨額並購交易。2000年全球兼並和收購交易總額達到1.1萬億美元。2001年雖然受世界經濟發展趨緩和美國“9·11”事件的影響,全球跨國並購規模有所減少,但仍保持較強的發展勢頭。日益發展的跨國兼並和收購,擴大了跨國公司的經營規模,推動了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重組,提高了相關產業和產品的關聯度,加快了各國經濟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4?跨國公司開展的國際貿易,是加快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強大動力。國際貿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進程提供了動力。目前,跨國公司已成為國際貿易的主體。跨國公司開展的國際貿易,不僅使貨物和資源跨國界流動日益增強,而且也使不同國家市場和生產日益變得更加相互依存,經濟資源如商品、資本、勞動力、信息、技術等通過國際貿易超越國界被重新配置的範圍越來越廣。實際上全球最重要的工業和第三產業都已納入跨國公司的壹體化國際生產和流通服務之中。近些年跨國公司的國際性貿易迅速發展,貿易規模和領域不斷擴大,促進了全球和壹些地區生產、消費的發展。目前,跨國公司的貿易量已占全球貿易總額的40%。跨國公司內部及互相貿易占世界貿易量的60%以上。2000年跨國公司的銷售額從1980年的30000億美元增加到140000億美元,是國與國之間貿易總額的2倍多。跨國公司海外附屬企業貨物和服務出口為31670億美元,占世界貨物和非要素服務出口的46%。跨國公司實行的全球貿易策略,既拓展了自己的發展空間,又有力地促進全球市場體系的形成,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發展。

實踐表明,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的跨國公司不斷生成、發展和壯大,越來越成為各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核心和主導。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競爭的重要方面。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及其開展的日益激烈的競爭,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最活躍、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跨國公司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因

考察研究壹些著名跨國公司,我們可以發現:在參與國際經濟競爭中,壹些跨國公司不僅積聚了自身的經濟實力,形成了自己的企業品牌,而且培育和鑄就了企業價值觀。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經營行為的先導,是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礎。雖然眾多跨國公司的價值觀的概括和表述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壹切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壹個著名跨國公司把“追求增長,永不言夠”作為企業價值觀的生動概括。正是在這種企業價值觀的推動下,跨國公司在不停地追求企業發展和增長的同時,積極參與並不懈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成長為先、增長為本的企業發展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跨國公司在這種發展觀的驅動下,以增長為根本,把成長作為首要目標,不懈地追求更快更好。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其資本和積累高度集中,壟斷進壹步加強,形成資本過剩。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公司為實現自己的快速增長,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全球定位,制定並實施全球性經營戰略,積極向國外輸出資本,利用全球生產能力。壹些大型跨國公司在加快發展、實現自己利益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在本國的資源和市場已經相當狹小的情況下,把自己的資本和過剩的生產能力轉移到國外。跨國公司無止境地追求快速“成長”和“增長”,驅使著企業擴大規模,沖出國門,走向世界,使其經營與發展逐步突破空間和地域、民族與制度的界限,從而為參與並推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內在動力。

——打破界限、獲取資源的企業競爭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資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全球性的經濟競爭,說到底是有效利用全球資源的競爭。壹個跨國公司發展的快慢、經濟實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對全球相關資源占有的份額及開發利用程度。所以,隨著跨國公司的加速增長,對資源產生了這樣的理念和追求:打破國與國的限制,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提供最大效益的資源。為了能夠迅速獲得區位資源組合,增強經濟在國際化競爭中的實力,實現各自對資源的獲取,跨國公司之間壹直進行著壹場沒有硝煙的資源爭奪戰,紛紛采取投資、並購、貿易等種種手段,千方百計從別國獲取和分割自己所需要的資源。正是跨國公司對資源利益的追逐和競爭,促進了各國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加快流動,推動世界經濟進入壹個聯系更為密切、相互依存的時代。

——主動出擊、開拓市場的企業營銷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充分利用“兩個市場”,特別是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是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條件。對許多跨國公司來說,在正在形成的全球企業市場上求生存、求發展已成為關鍵的戰略性問題,驅使跨國公司不斷開拓新的市場領域,擴大市場空間。壹些著名跨國公司樹立現代營銷觀念,實現了“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主動出擊,開拓全球市場。建立覆蓋全球的營銷隊伍,設立網絡化的營銷機構。開展無邊界服務,鞏固傳統市場,發展新興市場。利用數字化手段,以更高的效率占領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樹立企業和用戶雙贏意識,盡可能滿足用戶需求,提高在當地市場的影響力。跨國公司在開拓市場中,不僅贏得了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而且成為連接世界市場的橋梁和紐帶,密切了各國市場的相互聯系,提高了市場規模化程度,加快了全球市場壹體化步伐。

——不甘現狀、渴望變革的企業改革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變革是創造業績、加快發展的動力。壹些跨國公司視變革為增長的機遇和條件,為加快企業發展,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不斷地推進經營體制、管理制度、營銷方式等方面的變革,增強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企業競爭力。90年代後期,壹些著名跨國公司率先進行了管理體制和營銷方式的改革,對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實行了新壹輪調整,不僅增強了自身發展活力,而且促進了世界壹些國家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跨國公司這種具有連鎖推動效應的不停頓的重大經營變革,往往是世界經濟競爭格局發生變化的誘因和前奏。每壹輪新的重大經營變革,都給全球經濟發展在市場運行、資源配置、技術進步等方面帶來深刻影響,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廣的領域和更高的層次發展。

——拓展新業、填補空白的企業創新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既是加快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又是提高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科學技術決定著跨國公司的發展方向和前途。壹個跨國公司不論其科技實力如何雄厚,都離不開世界範圍內的科技進步的支撐。這就要求跨國公司牢牢把握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積極參與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吸收和采用新的科技成果。壹些世界著名跨國公司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以創新促進成長,以技術保持領先。采取投資、並購等形式,進入正在發展的業務領域,不斷填補產品種類和技術空白。加大科技投入,壯大企業研發力量,培養企業創新能力。實施全球人才戰略,不惜重金褒獎精英人才,激勵優秀人才,吸引頂級人才。跨國公司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和創新,壹方面加劇了國際市場在技術、人才和產品等方面的競爭,壹方面促進了各國之間的技術聯系和經濟合作,提高了金融、電信、商務網絡的現代化水平,對經濟全球化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和深化作用。

——協作無限、服務無界的企業合作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在國際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壹個國家、壹個企業要得到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多的客戶,必須不斷加強對外協作和服務。拓展協作和服務,已成為加快企業發展和增長的前提條件。當今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已形成嶄新的全球性的經濟合作觀:即協作無邊界、服務無邊界、溝通無邊界,把合作和服務的發展曲線畫在企業利益的增長曲線之前。在企業內部加強內設機構的無邊界協作,提高企業運行效率,消除管理和監督盲區。在外部不斷擴大全球性合作,加快拓展世界各地的服務市場。深入了解客戶對服務的要求,尋求新的方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以電子商務推動企業的服務創造,圍繞主業開展多種服務業務組合。這種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服務理念和方式,在為跨國公司的發展和增長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和有利條件的同時,把全球性的合作和服務推向壹個更加適應經濟全球化需要的新階段。(上)

  • 上一篇:期初對聯對照表16句
  • 下一篇:李湘的詳細資料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