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提高能量水平
應確保日糧消化能在14兆焦/公斤以上,代謝能在13兆焦/公斤以上。主要是選擇優質玉米,水分必須控制在14%以內,其它指標要達到國標二等以上。應避免選擇高粗纖維含量的原料。此外,可添加適量脂肪(3%~5%)或優質大豆磷脂(4%~6%),以提高能量水平。
第二、增加粗蛋白含量
哺乳母豬日糧粗蛋白蛋白含量可達18%以上,有必要選擇優質蛋白質原料,提示不采用優質豆粕(粗蛋白含量44%)、擠出大豆和進口魚粉。
第三、平衡氨基酸
賴氨酸含量應為1%左右,蛋氨酸含量為0.23%左右,半胱氨酸含量為0.46%左右,蘇氨酸含量為0.5%左右。高賴氨酸水平和理想蛋白質有利於哺乳母豬的正常生產性能。
第四、鈣、磷比例恰當
鈣的含量應在0.8%~1%,磷為0.7%~0.8%,有效磷0.45%,為提高植酸磷的吸收利用率可在日糧中添加植酸酶。鈣磷含量低或比例失衡可導致哺乳母豬後肢癱瘓。
第五、添加必要的維生素
在夏季母豬日糧中添加壹定量的維生素c(150-200mg/kg),以緩解高溫脅迫:-胡蘿蔔素可增加哺乳時間,縮短母發情距離;維生素e可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降低母豬和子宮炎癥的發生率;減少斷奶仔豬數量和仔豬腹瀉。生物素廣泛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生物素缺乏可導致動物皮炎或蹄裂。高溫環境可以減少動物腸道細菌合成生物素,維生素D可調節體內鈣、磷代謝。其他必需維生素如b、葉酸、恐慌酸、膽堿等也應適當添加,不應忽視。
推薦配方:玉米58.0%、麩皮6.0%、豆粕15.0%、進口魚粉5.0%、大豆磷脂6.0%、玉米胚芽粕6.0%、預混料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