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資源獨占:
獨家廠商控制了生產某種商品的全部資源或基本資源的供給。
專利權:
獨家廠商擁有生產某種商品的專利權,廠商可以在壹定的時期內壟斷該產品的生產。
相關部門特許:
相關部門往往在某些行業實施壟斷的政策,如鐵路運輸部門、供電供水部門等,於是,獨家企業就成了這些行業的壟斷者。
自然壟斷:
些行業的生產具有這樣的特點:企業生產的規模經濟需要在壹個很大的產量範圍和相應的巨大的資本設備的生產運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以至於整個行業的產量只有由壹個企業來生產時才有可能達到這樣的生產規模。而且,只要發揮這壹企業在這壹生產規模上的生產能力,就可以滿足整個市場對該種產品的需求。在這類產品的生產中,行業內總會有某個廠商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其他優勢,最先達到這壹生產規模,從而壟斷了整個行業的生產和銷售。這就是自然壟斷。
:壟斷產生的原因:
(1)法律壁壘。
有些獨家經營的特權是由法律所規定並受到法律保護的,專利權和版權便是法律特許的壟斷。為鼓勵創造發明,絕大多數國家制定有專利法,可見專利壟斷是由法律壁壘造成的。在某些場合下,相關部門授予某廠商獨家經營的權利,如煙草公司;也有時相關部門經過招標競爭通過合同的形式授予獨家經營的特權。
(2)規模經濟與自然壟斷。
如果某種產品需要大量固定設備投資,大規模生產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麽,壹個大廠商就可能成為該行業的唯壹生產者。由壹個大廠商供給全部市場需求時平均成本最低,兩個或兩個以上廠商在該市場上經營就難以獲得利潤,這種情況下,該廠商就形成自然壟斷。
(3)技術性與策略性壟斷。
如果除壟斷者外另無他人掌握某種生產技術或訣竅,該市場自然形成技術性壟斷,如可口可樂的配方。在既無技術壁壘又無法律壁壘的情況下,廠商通過高築壁壘以確立或鞏固其壟斷地位,這便是策略性壟斷。
(4)其他壁壘。
上述壁壘並沒有列盡全部因素,也不壹定相互排斥。如廠商控制了某種原材料的供應。凡是阻擋競爭者進入市場的壁壘都是造成壟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