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這家車企的成立時間已過百年,但它並不像其他大型日本汽車制造商們那麽光彩照人,反而壹直處於小眾、易碎以及財務緊張的邊緣。
當然,作為壹家認定自己「只需要被2%消費者認可便足矣」的企業,馬自達能夠在巨頭雲集的汽車世界中持續經營壹百年時間和不斷圈粉的特質在於:它善於挖掘造車人才和尋求創新,以不斷的自我否定來彌補自身的規模和銷售體量上的劣勢,從不讓條條框框限制自己的思維。
這麽形容馬自達,可能多少帶有點昭和氣息,但既然這家日本制造商邁入了壹百年之後的新階段,面臨著行業變化,馬自達不得不比以往更多地傳播其略顯偏執的企業精神,並在成本高昂的自動駕駛,電氣化以及互聯網汽車的全球競爭中窺探機遇。
01
生存危機與轉子往事
馬自達在過去壹百年時間經過大大小小多次生存危機,不過影響最大的壹次,無疑是1945年8月6日,美國向馬自達的總部所在地——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的那壹天。
當天正好是馬自達當時的話事人松田重次郎的生日,不過在這場核爆中,松田重次郎與其長子松田恒次都奇跡般得以生還,而他的次子松田宗彌卻不幸遇難。
而和松田壹起幸存下來的,還有馬自達的前身「東洋軟木工業株式會社」。
資深壹點的馬自達粉絲,可能對馬自達此前和酒瓶水壺軟木塞打交道,以及第壹臺車Mazda?GO因為沒有生產資質而掛三菱標等陳年往事爛熟於心,這裏要劃重點的地方是,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Mazda品牌便壹直存在,但直到1984年,公司才正式更名為馬自達汽車公司(Mazda?Motor?Corp.)
戰後馬自達推出了Type-CA,通過這輛四輪貨車完成了公司重新定位。1951年,松田重次郎將話事權移交給長子松田恒次,1952年與世長辭。
Type-CA?4-Wheel?Truck
松田恒次接管公司後便將註意力轉向了大眾汽車消費領域。但造車並不容易,馬自達的第壹輛乘用車R360?Coupe直到1960年才宣告出貨,壹輛體積小重量輕的微型車,但價格親民且合理,甚至提供了自動變速箱,壹度很熱銷。
R360?Coupe
而馬自達此後各種創新理念的萌發,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
妳知道我們要提到轉子發動機了,這是馬自達的精神標簽,時至今日,很多青年人仍以為馬自達是轉子發動機發明者。
往事不多言說,馬自達在60年初期與德國NSU公司簽訂技術協議取得了轉子發動機專利的授權,隨後運用到產品上,這其間轉子發動機走上神壇,有兩個重要節點:
壹個是馬自達在1967年所推出的Cosmo?Sport——品牌首款搭載轉子引擎的車型,壹輛時尚、耐看的雙門轎車。
Cosmo?Sport(110s)
另壹個車是787B賽車,它在1991年贏得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給日本品牌長臉無比。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談論馬自達,就壹定會出現轉子發動機。實際上自RX-8之後,轉子發動機就告別了江湖,青年們沒有見過,沒有摸過,沒有開過,卻仍津津樂道,而且馬自達壹直沒有打算放棄轉子發動機,今年恰好是百年紀念,如果復活這壹象征性的動力總成,在社交網絡發達的今天,那還不得起飛咯!
留心觀察下,如果接下來網絡上出現大批「淚目!轉子發動機終復活」等標題的自媒體文章,壹定別奇怪。
02
福特與豐田,接盤與接濟
前面提到過,馬自達總部位於廣島,遠離日本的政治金融中心東京,過去壹直不怎麽被資本青睞,特別二戰以後,競爭對手們在市場上都是壹擲千金開發技術和擴大市場,馬自達的經營方式卻壹直是花小錢辦大事,這套經營方針讓馬自達嘗到了高效率的甜頭,並對「提升創造力」這壹目標愈發癡迷。
不過擁有創新企業文化是壹回事,餅可以畫,但如果沒有可持續的利潤,不可取。
從70年代開始,馬自達被財務業績所困擾早就成為了日常,福特在這個時候購入了馬自達25%的股份,並且在90年代中期當馬自達又雙叒叕遇到財務危機的情況下,福特再次將其控股比例提高到了33.4%。
有壹說壹,雖然福特和馬自達在經營理念上完全不同,被兼並之後馬自達臉上也時常流出「勉強合作」的表情,但馬自達通過福特在美國市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正是在這壹時期,他們創造了“?Zoom-Zoom”的廣告語。
後來的故事離我們比較近,福特在2008年經濟危機時選擇減持馬自達股份,並在2015年,雙方正式切割。
當福特退出時,馬自達內部曾有不少人擔心獨立運營的前景,但當時的CEO山內孝卻察覺到天亮了,馬自達將有機會獨自設計自己的命運。
這壹想法體現到與消費者相關的產品層面,最典型的就是創馳藍天技術,以及壹系列駕駛樂趣十足的車型。
當然開啟Solo模式並不像馬自達想象得那麽容易。
首先新技術的開發成本依然很高,傷害更大地方在於,消費者對馬自達的品牌認知提升比較有限,如今馬自達在全球範圍內仍然是壹個小眾汽車品牌,即使在銷量最多的美國市場也是如此。
更要命的是,馬自達的現金流自2016年起已經連續三年下降,從財報數據看,馬自達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年度的凈收入和營業利潤相比2015年3月31日財年下降了60%。馬自達預計,在截至3月31日的當前財年,其凈利潤將下跌32%,營業利潤將下降27%,全球銷量將停滯在155萬輛。
而馬自達高層和股東們也明白,在各大巨頭紛紛抱團降本的大趨勢下,馬自達在這個動蕩年代裏如果繼續保持小眾和特立獨行,無異於自我隔絕。
開發新技術意味著擁抱新的合作夥伴。馬自達首先做的壹件事情是,讓內部的員工重新認識馬自達是壹家什麽樣的企業,以及,在下壹個100年中,馬自達應當同外界建立壹種什麽樣的關系。
“我的期望是,在與其他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的前提下,外界依然可能很好地理解馬自達的獨特性”。馬自達現任CEO丸本明在接受海外媒體采訪時強調道。
按照今年的各大主力市場的開局形勢,今年馬自達的業績有可能進壹步下滑,此前公司已經將2020財年的銷量目標調低到了150萬輛,其局限性無疑是現實存在的。
而如果繼續保持其品牌辨識度和獨特感,此時尋求外力的介入和幫助,就顯得順理成章。馬自達高層們也多次對外表明「我們不可能獨自搞定所有事情,必須與強力合作夥伴進行深度合作,並獲得他們的信任」。
這個「強力合作夥伴」顯然指的是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無人能及的豐田汽車,2017年豐田收購了馬自達約5%的股份建立資本合作,二者在美國市場組建合資工廠並研發電動汽車技術,同時計劃在2020年這個重要節點向市場投放各自的量產型純電動汽車,這壹合作使馬自達進入豐田派系,而同壹陣營的企業還有斯巴魯,鈴木以及大發,合作重點和資源均指向電動車領域。
馬自達與豐田在北美耗資16億美元的工廠投產在即,這家工廠將讓馬自達增加15萬輛的產能,並全部用於生產全新跨界車產品,這是其沖擊200萬輛/年銷量體量的重要壹環。
不過馬自達也規劃好了自己的路線,比如押註獨特的動力總成和品牌高端化,期望將自己在與平民車市場上與豐田、本田等品牌的產品形成差異化。
在歐洲和日本市場,功率數據和熱效率優勢突出的新壹代Skyactiv-X發動機已經面世,同時馬自達全新直列六缸發動機也在開發當中,還有壹直在傳言復活的轉子發動機。馬自達計劃將其引入到未來的增程式電動車上。
選擇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研發和品牌打造上,對於壹家去年在美國、中國市場均出現銷量下滑的汽車品牌而言,顯然是壹個成本昂貴且風險系數極高的選擇,但馬自達似乎沒得選,畢竟北美市場和中國市場的體量擺在那裏,唯有放手壹搏。
“如果我們不能在產品,技術,價格和客戶體驗方面保持獨特,而是選擇去跟隨他人腳步的話,恐怕馬自達很難生存下來。”
撰文|袁夢泉
圖片|網絡
編輯|白術
審校|蘭青青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