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域分析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分析方法。通過對脈象圖的形態學分析,闡明動脈血管中流體參數與時間和空間的函數關系,從而了解脈象的頻率和節律、脈力的強弱、虛實脈勢以及脈象的形態學特征。頻域分析是現代工程力學中處理波動信息的常用方法。它將脈搏波分解成壹系列簡諧振動,其頻率是基頻的整數倍,形成頻譜。用頻譜和倍頻的不同來分析脈象的不同。速度分析又稱斜率,是動脈內壓力的變化率,反映脈搏波在各點的變化速度。斜坡波對應脈搏波,前向波是上升斜坡,反映脈搏波的上升速度。負波為下降斜率,反映脈搏波下降的變化速度。分析斜率圖的變化可以更靈敏地反映各種脈象的變化趨勢。20世紀80年代初,Wechsler提出了多因素脈象識別方法,它是指下感覺各種因素的模糊集合。目前認為是比較全面的反映下層輿情的地圖識別方法。李認為指尖有九種不同感覺的模糊集合,可歸納為寸、關、尺三部四種脈象圖。脈搏波-脈搏位置趨勢圖;脈搏波形圖;脈率趨勢圖;脈沖形狀示意圖。這四種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幾種新的分析方法相繼出現,如建立數學模型。有些脈象圖的脈象不清晰,兩者之間的界限不明顯。因此,運用流體力學和生物力學理論對脈象進行數學描述,建立了脈搏波的數學模型。根據模糊理論中的鄰近選擇原理,對數據進行比較,確定脈象的類型。如非線性彈性空穴理論和流體瞬變的線性化理論。自回歸-移動平均模型,是通過時間序列分析建立的信號回歸-移動平均信號模型(ABMA),提取波形的特征參數,比較每個特征參數中與平均值的偏差與總的與平均值的偏差之比,然後進行f檢驗,確定判別能力進行篩選,利用貝葉斯推斷尋找判別函數進行識別。計算機智能分析,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和技術的智能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它,人們用計算機代替人工處理各種信息。該方法是通過計算機對脈象圖進行分析,篩選各項指標,挑出主要指標,通過多因素分析建立判別和診斷對比。
上述脈象圖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基於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但重要的是,中醫脈診是建立在“整體觀念”基礎上的,並不是獲得壹個脈象圖,然後分析某壹個波形就能完成的。古人說“不懂易,不能學醫,易學者,亦能辨癥”。所以不能簡單的摸某個脈,或者得到某個脈圖就下結論。脈診主要通過寸口九相三部的浮沈來區分臟腑,通過寸口九相三部的劃分來區分臟腑。即便如此,在辨證過程中,脈診仍需與望、嗅、問共同應用,做到“四診合參”,避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