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出名的手機廠商並不僅僅只有蘋果壹家,只不過被歷史的浪潮無情淘汰。較為具有代表意義的公司,摩托羅拉!技術上的優勢令摩托羅拉走上巔峰,但是傲慢、僵化的管理制度令其走向衰敗,移動互聯網浪潮之下很快被崛起的蘋果公司所取締。當然,現在谷歌公司也在不斷地推出新款手機,不過更加傾向於谷歌安卓開發者用戶所使用,對於蘋果手機的威脅很小,造成了蘋果手機在美國壹家獨大的局面!
美國科技發達,為何手機產業只有蘋果壹家公司?資本總是逐利的,沒有做手機的根本原因,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畢竟美國科技實力較強,研發個專利弄個授權遠比辛苦生產硬件設備要賺錢的多。這裏就拿大家比較熟悉的高通公司為例進行說明,高通公司企業主要有兩大業務板塊,壹個是專利授權、壹個是芯片生產。
兩大業務進行比較,真正賺錢的是專利授權,特別是3G網絡時代,高通公司賺得盆滿缽滿。5G時代華為崛起了之後,高通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對手。反觀高通芯片業務,不僅賺不到什麽錢,經常處於虧損的邊緣。
蘋果公司之所以能夠在硬件產品上保持著較高的利潤率,主要是做到了行業老大的位置,可以享受更高的溢價。當然,蘋果的領先地位與技術也脫不了關系,例如性能強大的A系處理器,運行流暢的iOS系統等。
國內手機品牌為何百家爭鳴?電子產品較為依賴於人口紅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個是人口眾多,購買力也就越高,即便是很小的市場占有率也能夠養活很多手機廠商,例如國內的中興、魅族、聯想等,這樣也造成了我國手機產業百花齊放的局面。
壹個是人工成本優勢,這個很好理解,即便是蘋果手機也通過富士康在國內代工生產,由於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也有傳聞富士康將要搬出中國,轉移至印度進行生產。
另外,美國雖然科技較為發達,但是制造業卻壹直較為落後(主要是沒人願意幹)。例如現在較為火爆的5G網絡,美國國內便沒有能夠制造5G網絡的公司;全球缺芯現象比較嚴重,美國芯片生產卻不容樂觀,即便是英特爾也想要將芯片交由臺積電來代工生產。多重因素導致美國手機廠商稀缺,蘋果公司壹家獨大的局面。
雖然我們不願意接受,但是很多行業最終發展的道路必將趨向於壟斷。美國蘋果公司在手機領域壹家獨大,只不過是走在了我們前面而已。國內手機品牌百花齊放的局面也不會維持過久,眾多沒有發展起來的小眾品牌勢必會被市場所吞噬。
大家那些較為熟悉的手機品牌已經離我們而去,錘子手機、360手機、波導、酷派、樂視等眾多品牌已經消失。國內手機壹線品牌之間競爭同樣較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