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8B戰鬥機是美國以“鷂”式戰機為基礎而研發的,其對起降場地幾乎沒有任何需求,能輕松完成垂直起降。最初,美海軍陸戰隊將這款戰機作為主力對待,讓其擔負近距離火力支援重任。但當F-35B戰機陸續服役後,這款戰機則進入退役進程,不過即使這樣,美國並未就此放棄AV-8B,因為還有其他用途。
實事求是的講,AV-8B是在冷戰期間誕生的壹款經典戰機,當時美蘇兩大強國為了爭奪霸權而持續展開激烈對抗,其中空中較量十分重要。然而戰機的動用卻面臨壹個十分顯著的不足,那就是需要跑道的配合才能作業,壹旦失去其支持,將成為“待宰的羔羊”。
更加值得註意的是,美蘇兩大集團均擁有了噴氣式戰鬥機,這對跑道長度等指標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是各方不得不重視的新情況。
鑒於此,許多國家將研制方向鎖定在具有垂直起降性能的新款戰機身上。當時壹些技術人員曾提出讓飛機搭載火箭助推器飛行的建議,不過壹方面存在火箭爆炸的巨大現實風險,而另壹方面龐大的成本也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在這種挑戰面前,英國首先獲得了相應技術,於是就出現了在馬島海戰中經典的“鷂”式戰機。獲悉戰爭期間的良好表現後,美國立即決定從英國引進這款戰機及其相關專利,並以此為基礎推出了綽號“鷂I"的AV-8B戰機。從實質上看,AV-8B應被定義為攻擊機,其在外形上接近於“鷂”式戰鬥機,但卻裝備了完全不同的武器等系統。
AV-8B戰機搭載了擁有4個噴口的“飛馬”發動機,當執行飛行任務時,整個噴口向後噴氣,壹旦垂直降落,噴口也立即進行90旋轉。AV-8B戰鬥機長度為14.11米,翼展為9.24米,擁有14噸的最大起飛承載力,作戰半徑極限超過800公裏。整體上看,該機和FC-1戰機在規模上差不多,不過受制於較小載荷,作用並不突出。
從武器上看,AV-8B在機腹處安裝了加特林機關炮,同時擁有可自行計算角度等數據的前視光學計算機瞄準系統、毫米波雷達等。這款雷達能夠對“硫磺石”空對地反坦克導彈等進行引導,具有強勁的近距離火力支援性能。在配置有輕型反坦克導彈基礎上,AV-8B還能夠裝載多種炸彈,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實施火力打擊
而在空戰方面,AV-8B戰機可通過AIM-9L/M型空空導彈來進行防空,這在馬島海戰中得到充分體現。當然,垂直起降才是AV-8B戰機最值得成道的優點,正因為如此,美國才會更加重視,還曾幻想將它賣給臺灣那邊,只不過美國人的想法未免太不切實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