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首家旗艦店蘇州誠品書店
深圳萬象天地誠品生活
文化書店的火爆,被各路媒體大佬、文化學者、觀察家賦予了“新零售”、“新物種”、“消費升級”、“小潮流”、“小運氣”等各種時髦概念。我壹直對這些玄學、時髦的概念有著本能的懷疑,總覺得它們只是自媒體、網絡寫手刷流量的工具,而不是事物的本質。與其追求熱點,我更願意靜下心來深入研究,挖掘出風起雲湧後背後的故事。
作為“世界上最美的書店”,代官山橋本智哉書店備受人們的追捧。它的成功自然成為許多企業經營者、設計師和文化學者研究的對象。
成功的人在總結過去的時候,往往把成功想當然。於是乎,我們就聽到馬雲說“人生最遺憾的事就是創立阿裏巴巴”,成功學暢銷書也是同樣的邏輯:假設自己是成功人士來寫所謂的“成功真相”。如果妳信了,和被傳銷洗腦沒什麽區別。而我認為,屋書店,從平凡,變得偉大。
橋本智哉書店誕生在只有4萬人口的梅方市。
橋本智哉書店和CCC集團創始人益田趙總
第壹家橋本智哉書店誕生於1983年3月,在創始人增田趙總的故鄉梅方市,但在壹年前的1982年,唱片租賃店LOFT在梅方站北口的壹家舊百貨商店的5樓開張了。LOFT是橋本智哉書店的前身。沒有LOFT,就沒有後來的橋本智哉書店。
梅方站前的百貨商店,也就是木屋書店的舊址。
事實上,LOFT的成立僅僅是因為益田趙總發現,在下壹個城市四川省的壹家唱片租賃店非常受歡迎,利潤豐厚,但在梅方卻不是這樣。至於唱片租賃店為什麽要和餐飲結合,那是因為百貨大樓五樓的空鋪只能租給餐飲店(因為五樓是餐飲經營樓層),而益田趙總最終決定將餐飲和唱片租賃結合,也是無奈之舉,而不是有意的“跨界”。當時的餐飲是東京的印度咖喱咖啡店“德裏”,由增田的母親和妹妹打理。
增田的母親(左)和妹妹(右)
唱片租賃和餐飲店LOFT成功後,增田擔心如果在車站另壹邊的1層開壹家更大的店,會搶走LOFT的大部分顧客,此時他背負了大量債務。所以他決定在車站附近開壹家書店和唱片租賃店,因為梅方市沒有書店開到深夜。就這樣,壹年後第壹家真屋書店在LOFT開張了。
第壹冊津屋書梅方分店
去日本的時候參觀了美方,地點很偏。嚴格地說,它不是壹座城市。它在中國最多是個小鎮。當時我還在懷疑。這是“世界上最美的書店”發家的地方嗎?太神奇了。偉大總是來源於平凡,並不那麽引人註目。沒有那麽多鮮花鼓掌,也沒有那麽多高大上的概念。
2011開業的代官山店,真正讓橋本智哉書店名揚海內外。與受到年輕藝術家的追捧不同,代官山兀術書店最初是為老年人設計的。現在是互聯網時代。90後、90後壹代的很多社會關系都是在網上構建的,但是來到實體書店卻沒有熟悉的朋友。而日本老齡化極其嚴重,人口結構呈現“倒三角”模式。
今天日本60歲到70歲的老年人數量非常多,這部分人出生在戰後時代,是日本出生率最高的時期。到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他們剛好30-35歲,處於人生的黃金時期,70-80年代也是日本經濟最繁榮的時期。現在這些人還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儲蓄量大,消費能力高。就是這壹代人,伴隨著書店成長了30多年,但他們對新興的互聯網相對遲鈍。因此,增田決定在代官山建壹個老年人書店。
代官山店的規劃設計圍繞著老年人的關註點。直到現在,書店的名字壹直用英文表示為TSUTAYA BOOK。由於日本老年人使用漢字較多,設計師大師原研哉被特別邀請設計了壹個新的漢字店名“橋本智哉書店”。
原研哉設計的橋本智哉書店漢字店的名字
此外,在選書上深度挖掘“養生”主題,打造日本最全的烹飪(藥食同源)書籍專區。考慮到老年人更關心“死”的問題,而不是活法,所以為宗教、哲學、傳記等關於不同活法的書籍設置了專門的區域。
老人喜歡早起,把書店和咖啡館的營業時間提前到7點。為了緩解老人的孤獨感,特別推出了帶寵物醫院的寵物店。
此外,為了照顧腿腳不便的老人,還修建了銷售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專賣店Motovelo。為了方便老年顧客給兒孫買禮物,還引進了國外的環保玩具店。
電動自行車專賣店motovelo
橋本智哉書店還特別註重與周邊環境的融合:代官山附近有很多大使館,外國人比較集中,店內所有的文字都特別用日語、英語和漢語表達。代官山附近也有很多創意工作室,為創意工作所需的雜誌、書籍、電影等檔案資料設立舊書沙龍。為了方便創意工作者,關門時間延長到淩晨2點,並允許他們帶書到星巴克同時學習和工作。為此還開設了主題餐廳,方便創意交流。
最後說我們的目標不是創造“世界第壹”,而是實現“客戶價值”。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