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制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1841年,諾貝爾進了當地的約臺小學,這是他壹生中接受正規教育的唯壹的壹所學校。諾貝爾由於生病,上課出勤率最低。但是在學校裏,他學習努力,所以成績經常名列前茅。
1850年,17歲的諾貝爾,便以工程師的名義遠渡重洋,到了美國,在有名的艾利遜工程師的工場裏實習。實習期滿後,他又到歐美各國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壹處,就立即開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國工業發展的情況。
1884年,被推薦為倫敦皇家協會、巴黎技術協會、瑞典皇家科學協會的會員。
1887年,取得噴射炮彈火藥的專利。
1890年,受法國人迫害,而離開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聖利摩,在當地創立研究所。在此後的六年間,他不斷致力於各種各樣的新發明,涉及到化工、機械、電氣、醫療等領域。
擴展資料
諾貝爾的壹生中,僅在英國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355項之多。
除了炸藥,諾貝爾對於使用硝化甘油的導火線、無聲槍炮、金屬的硬化處理、焊接、熔接,以及子彈的安定、使用瓦斯的海底裝備極其安全性、救助海難用火箭等,都獲有理論與實際的成就。
他在人造橡膠、人造皮革及以硝化纖維素為基礎制造真漆或染料、人造寶石等方面的實驗研究都有創造。
2015年3月,瑞典的諾貝爾博物館展出了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手稿,這是這份手稿首次向公眾展出。
諾貝爾壹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百度百科-諾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