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同學都在抱怨學校奇怪的制度的時候,有壹個女生憑借著過人的毅力,學了壹門自己壹開始並不喜歡的專業,最終成為了我們國家的頂尖人才。她是劉霞。
對於壹些有毅力,肯努力的人,不管是什麽專業,都能擺正心態,全力以赴去學習。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劉霞就是這樣壹個人。
劉霞高考成績還不錯,只是在報專業的時候少了壹點運氣,被轉到了原本不喜歡的焊接專業。劉霞是個女孩。我相信很少有女生考慮過學電焊,又苦又累又容易臟。
到了大學教室,劉霞看著滿教室的男生,無奈地嘆了口氣。但是現在有壹句很流行的話,“過來”。劉霞認為學什麽反正都是學,為了專業最終受到傷害的只是她自己。所以大學四年,劉霞學習很努力,認真到連班裏的男生都說她不如自己。
雖然確實有些性別在某些行業更擅長焊接,但劉霞證明了女生也能學好焊接,她以專業第壹的成績畢業。
在劉霞看來,既然能學好焊接,找工作就沒必要找那些看起來輕松但不熟練的工作。所以畢業後,她沒有選擇轉行,比如考會計證或者再考個證坐辦公室,而是選擇了專業對口,去上海汽輪機廠從事焊接工作。
在上海汽輪機廠,周圍的同事基本都是男的。大家看著這個新來的女生,其實是在等著看她的笑話。他們不相信女生能做好電焊工。但劉霞不僅工作認真,技術也很嫻熟,很快就讓等著笑話的同事們甘拜下風。
隨著劉霞的技術越來越精湛,她在廠裏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很快就成了小領導,負責領導焊接轉子的研發。不要小看這個焊接轉子。這個東西的技術長期被國外發達國家壟斷,我們國家要想用必須要交很多專利費。
劉霞帶領工人進行了幾十次重復實驗,經歷了70多次失敗。2008年,她終於成功攻克了焊接轉子的技術難關。我們國家終於打破了西方社會的又壹個技術壁壘。現在連德國專家都要親自去劉霞那裏學習最新的技術知識。
更令人驚訝的是,劉霞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還不斷抽出時間學習。她白天帶領團隊開發技術,晚上回家繼續學業。焊接轉子技術研究結束後不久,她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而交大並不是劉霞學習的終點。她繼續深入學習,後來成為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
對於劉霞來說,壹個她不喜歡的專業並沒有成為她人生的絆腳石,反而成為了她的翅膀。祖國需要這樣的人才,社會需要這樣的螺絲釘。相信劉霞未來可以走向更大更輝煌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