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婆婆小吃四五六散文

婆婆小吃四五六散文

婆婆是個嬌弱精細的女人,每頓飯的飯桌上都會有壹個自家做的醬菜,家人都喜歡婆婆做的小吃。

壹:豆瓣醬

冬天還沒有封凍的時候,婆婆會把黃豆放在鍋裏煮熟,煮熟後的豆粒放在壹個泥盆子裏發酵,不幾天煮熟的豆粒就會吐出壹些粘絲,慢慢地豆粒會變顏色,時間不長,豆粒全部變黑,婆婆說可以放到太陽底下晾曬了。這時我會聯想到蠕動的蠶寶寶,似乎這些黑黑的豆粒也會動,要不怎麽會吐絲呢。

這個時候的天氣還是溫和的,雖沒有秋天的涼爽,但是最適合晾曬東西。我幫婆婆把發酵好的豆粒曬在我家東屋的屋頂上,婆婆早在屋頂鋪好壹大塊尼龍袋子,豆粒倒入時,黏糊糊的,我用手攤攤。我家的東屋西屋都是平頂,有什麽需要晾曬的,都放在這上面。記得大伯哥剛買大哥大時,信號不好,每次打電話都看見大伯哥急匆匆跑上屋頂,然後發現他壹邊拿著像半頭磚似的大哥大,壹邊高呼:聽到了嗎,聽到了嗎?我在屋頂下直納悶,這是方便呢還是不方便呢?

每隔幾個小時,婆婆會上屋頂翻動壹下豆粒,豆粒在婆婆的翻動下,很快會脫離,最後變成獨立的自個兒。南墻下的梧桐樹葉片掉光了,偶有細小的枝條落到豆粒上,婆婆回小心地揀出。有時還會有黑喜鵲飛來,用鼻子聞聞,味道不怎麽滴吧,翅膀壹扇就飛走了。

曬幹的豆粒婆婆裝入壹個幹凈的紙袋,告訴我來年春天做豆瓣醬吃。

老百姓最怕春深呀,青黃不接,這時候沒錢買菜吃,過去家家戶戶做豆瓣醬。婆婆壹邊紮好紙袋,壹邊把紙袋放入飯廚。母親沒做過,我想學壹下婆婆的手藝。

正月裏吃的東西多,等出了正月,婆婆就準備做豆瓣醬了。婆婆說這時的青蘿蔔經過冬天的收藏,那種蘿蔔特有的怪味消失了,無論包餃子還是做豆瓣醬都是最好的時候。

我和婆婆把從地窖裏拿出的蘿蔔洗凈切成好看的方塊,先把曬好的豆粒放在壹個大口盆裏,上面倒入青蘿蔔,蔥姜花椒大料鹽熬水趁熱倒入,盆子上蓋好蓋子,不要動它,放置壹晚上,發酵壹天就可以吃了。

蘿蔔在豆粒的發酵下,慢慢地半個方塊像燒熟了似的,用牙壹咬有種軟軟的感覺。早上,婆婆早起做好小米粥,桌子上端上壹碗黑綠相間的豆瓣醬,筷子壹動,只有壹個感覺,鮮辣辣的感覺。這頓飯壹家人吃地香汗淋漓,特別是我,多吃了壹個饅頭,我還計劃減肥呢。

後來我學會了做豆瓣醬,但多數是婆婆冬天給我們發酵好豆粒再捎到我們的家中,我只在春天做現成的豆瓣醬。在林家村時,酒桌上我用豆瓣醬招待我的壹個詩友,詩友吃完壹碗還要壹碗,他說這是他吃過的最好吃的豆瓣醬,多少年後在諸城相聚,他說最懷念的就是在我家吃過的豆瓣醬。

二:韭菜合子

悶熱的夏天,壹家人吃飯少,婆婆就會變著花樣改換家人的口味,每天看到婆婆忙碌的身影,我壹向對飯食沒有研究,就感到內疚。

公爹每頓飯都要喝幾口,距離很遠就聞到他身上有壹股酒氣,有時我也和他開玩笑,我說爹妳壹輩子喝了幾大缸酒了。婆婆就說他早被酒泡透了,兩眼因為喝酒而變得渾濁的公爹慢悠悠地說,那壹天妳們看到我不喝酒了,就給我準備後事吧,酒就是我的命。

每頓飯桌上的醬菜也是為了照顧公爹的口味,婆婆才精心制作的。他們之間的感情就是在爭吵和漫罵中日復壹日的存在著。

夏天的韭菜長得高,像壹個失去理智的散發女人,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韭菜都可以炒著吃,唯獨夏天的韭,如果不管理就會糜爛在地裏。我家菜園子裏的蔬菜在婆婆的精心照料下,無論哪個季節都是汪正鮮葉的。午飯後,婆婆的身影晃動在菜園裏,她說上午割韭不好,露水大,韭根容易見水後爛掉。

割韭也有學問,婆婆用韭菜刀子在高出韭根兩公分處,慢慢地把韭菜割到籃子裏。然後用韭刀劃劃割過的韭菜地,用土埋埋韭根,擔心晚上下雨淋爛了韭根。下午的菜園子在滾熱氣流的包圍下,濃濃的韭香在小小的空間裏彌漫著,婆婆頭上的白發濕透了,花布衫也濕了壹大片。

婆婆就在大門外的青石板上坐下來,看到婆婆割韭回來了,鄰居的大嫂就走過來,和婆婆壹起摘韭菜。他們壹邊摘韭菜,壹邊東家長西家短地閑聊,我在家我會把婆婆摘好的韭菜洗幹凈,婆婆等大嫂走了回家來,開始和面,婆婆的面食技術也是壹流的,她說做韭菜盒子最重要的.就是面要和得松軟,她把和好的面用手壹抄給我看,面像要從她的掌心淌下來,流水壹般。

面和好後要再醒壹會。韭菜婆婆用刀磨成細段,炒好的雞蛋拌碎,如果有蝦米或者蝦皮,也用刀磨碎摻入。最後倒入花生油和鹽,婆婆說要最後放鹽,做出的韭菜合子鮮香。

婆婆的手把那軟軟的面團那麽壹撕壹扯,用搟面杖輕輕壹放,韭菜餡放到搟好的面片上,用手順時針壹糾,壹層麻花鼻子就出現在面團上,再用手掌心用力壹壓,然後婆婆把壓好的韭菜合子甩到燒熱的餅鰲子上,吃啦啦,合子裏的油因為加熱發出的爆響。壹會,婆婆用鏟子給韭菜合子翻個身,壹層翠黃的噶紮結在韭菜合子的壹面,等婆婆再翻另壹面時,也是翠黃色。做好的韭菜合子要趁熱吃,最好和稀飯搭配著吃。婆婆會用香菜、辣椒、蔥和鹹菜絲泡制壹個混搭小鹹菜。韭菜合子、鹹菜絲、稀飯、又是壹頓飽餐。

三:芝麻餅

懷女兒的時候,我反應厲害。那時我在教書,村裏的醫生是我的壹個叔公,把我老公壹頓批評,說侄媳婦的脈如此弱,她怎麽拿得動粉筆?

中午放學,走在路上,我就為吃中午飯發愁,我是吃什麽吐什麽呀。那種難受滋味幾乎要把五臟吐出來,吐到最後就是吐膽汁,嘴裏像嚼了黃連。

從學校到家也就二百米吧,我卻像長途跋涉,渾身沒勁,走幾步路就有點頭暈,王淑蘭是我的學生,她說老師妳病了吧,妳的臉像跌散了的蛋黃。

還沒走到家門口,壹股從沒有聞到的甜香味就鉆進我的鼻孔,這股香味像壹根拉開的彈簧,引導著我的食欲,我想吃東西,這是自從懷孕後我的第壹次良好反應。

大黃狗看到我走進家門,親切地跟在我的身後,還獻殷勤地用嘴巴舔舔我的褲腳,那只被婆婆餵養得超重的貍貓懶懶的躺在天井裏,那片竹子隨風晃動著,竹葉上飛過壹只黃鸝,叫聲很優美。

下班了,先去炕上躺躺,娘給妳做芝麻餅吃。婆婆正忙得滿頭大汗。

當門裏的面板上有婆婆和好的面團,鍋裏婆婆正在炒芝麻和花生米,那股好聞的香味就是從鍋裏發出來的。我回屋放下背包,趕緊幫婆婆燒火。

婆婆說讓我回屋休息,我說今天精神很好,我想看婆婆怎麽做芝麻餅,這些都是我的親娘沒有做過的。婆婆壹邊炒芝麻壹邊告訴了我壹個故事。公爹就大公爹和公爹兄弟兩個,老婆婆和公爹壹起過。壹次,大公婆在家煮餃子被老婆婆遇到了,但是大公婆不孝順,不想給老婆婆吃,就猛勁燒火,但就是不敞鍋,老婆婆也知道她家煮的餃子,就有意不離開。等老婆婆離開後,大公婆撈出的水餃就不是餃子而是稠面湯了。

回到家的老婆婆很傷心,說如果是我包了餃子恨不得連湯給他們吃,為什麽她會那麽狠心,寧願把餃子悶壞,也不給我吃呢。婆婆聽了老婆婆的話也難過,就想改善壹下生活讓老婆婆高興,但是家中沒錢割肉包餃子呀。婆婆發現了家中的破飯廚裏有壹些芝麻粒和小半碗花生,婆婆就把他們炒熟,研碎,和好面給老婆婆烙芝麻餅,沒想到婆婆烙出的芝麻餅老婆婆吃了後,說比餃子好吃多了。

以後,婆婆就經常做芝麻餅給老婆婆吃。後來,老婆婆年紀大了,大公婆不養她,也是婆婆壹個人照顧的。最後,老婆婆病重,最想吃的就是婆婆烙得芝麻餅,婆婆擔心老婆婆牙口不好,就用雞蛋加花生油和面,壹點水也不用,這樣烙出的芝麻餅又香又脆,入嘴就化。

聽婆婆娓娓道來我家的老故事,猛然醒悟吃也是壹種道德。

婆婆把炒好的芝麻和花生用搟面杖碾碎,花生去皮,碾好的芝麻和花生用白糖壹拌,盛在壹個大碗裏。面婆婆早和好了,也是用雞蛋和花生油和的。我搟面,婆婆包,包法和韭菜盒子壹樣,唯壹的區別它是韭菜餡,它是芝麻餡。芝麻餅壹入鍋,因為是雞蛋和油的混合物,立時會有壹層甜香味浮在我家的小屋上空,油黃色的芝麻餅壹會就好了。還沒有起鍋,我就拿起壹個塞到嘴裏,真好吃,我壹口氣吃了三個,婆婆高興地皺紋都展開了。

我就知道妳肯定愛吃這東西,這幾天我就琢磨怎麽才會讓妳的味覺蘇醒呢。

聽了婆婆的話,我不僅感激芝麻餅喚醒了我壹個多月來喪失的味覺,更感激我的婆婆讓我懂得孝道是個什麽道理。

四:蔥子菜

秋末,柿子樹上結滿了壹串串黃色的燈籠,我家的大石榴也笑歪了嘴,公爹開始去河溝裏收割益母膏草,以備冬天取暖用。婆婆說公爹年輕時農活不會幹,場塆裏堆垛和揚場都是婆婆的拿手好戲,婆婆甩甩自己的毛藍褂子說,但凡手中好活的女人都是被懶惰的男人逼出來的,妳不幹他不幹,這個家還怎麽過呀,總要有壹個人去幹的,這個去幹的人就是命累的那個了。

婆婆過日子會精打細算,鋤地的速度誰也比不過,再苦的日子孩子們也是吃了上頓有下頓,還頓頓讓孩子們吃得有滋有味。要過冬了,公爹忙著建白菜窖子收藏白菜和大蔥,大蔥的身子還處於翠綠時期,婆婆會把嫩的蔥葉子摘下來,只留下蔥本和老葉子。剛收到家的花生米上鍋煮熟煮爛,蔥葉子切成小段,花生米放在底部,撒適當的食鹽和花椒味精,用筷子攪拌壹下,清淡的蔥子菜就做好了。

晚上,婆婆會把南瓜切成壹個個小方塊,放鍋裏煮熟,把面粉攪成壹個個很細小的面粒,熬壹鍋香甜的南瓜粥。婆婆會用少許的面粉摻入玉米面蒸壹鍋玉米餅子,香噴噴的玉米餅子,清淡的蔥子菜,香甜的南瓜粥,全家人壹頓飽吃。也許像母親說的我們這些莊戶孩子就是草包肚子,吃慣了粗茶淡飯,壹旦有機會去大飯店吃壹頓海參鮑魚,不僅有暴珍美食的罪惡感,肚子還餓得咕咕叫,窮汗肚子就是窮吃,富吃了就會不適應,不適應胃和心就會不舒坦。特別是心,竟有被移民的感覺。

五:辣菜

剛入冬天,辣菜就上市了。

婆婆和壹些嬸娘三五成群地轉悠在集市上,有挎提籃的、有挎小筐的,那種自己編制的提籃籃底有圓形的,有方形的,上層會夾雜壹層別樣的顏色,提籃看起來就是壹件很實用的工藝品了。鄰家二嫂的提籃編制的最好,我壹直喜歡她編制的那種小而小的圓形提籃,有壹次我回家她送我壹個,回到家我把壹些買來的布花編織在提籃裏,很精致的花籃斜吊在鞋櫃上方,每次回家擡起頭就看到提籃,家鄉的影子就閃現在自己的腦海裏。

故鄉,像極了壹個編制的提籃,我的心情,我的牽掛,我的懷念就綻放在它小小的空間裏。

辣菜分為兩種,壹種叫笨辣菜,壹種叫洋辣菜。婆婆告訴我只有笨辣菜才可以做辣菜,做出的辣菜即辣又鮮。洋辣菜可以腌制,婆婆腌制的辣菜疙瘩也好吃,她會先把洗凈的辣菜疙瘩塞滿鹹菜缸,缸最好是那種泥缸,婆婆會把煮水餃的水依次倒入鹹菜缸,加入陳年的醬片還有炒好的花生米子,年底腌制的鹹菜就可以吃了,那是壹個脆!輕輕用手抄出壹個鹹菜,黃中帶亮。開春,細細的鹹菜絲,細細的辣椒絲,瘦肉爆鍋,公爹的小酒喝地吃啦吃啦的。

做辣菜要選那種個頭大,齊整的那種,婆婆壹次就買回家壹袋子,留作吃壹個冬天的。選壹兩個放在外邊,其他的婆婆會在大門外的土堆上挖壹個深孔,把辣菜埋進去,隨吃隨挖,每次都是新鮮的。

婆婆做辣菜有講究,壹般是晚飯後做,這樣第二天早上就可以食用。洗幹凈的辣菜先切片,再切成比筷子稍細壹點的形狀。鍋裏放少許的油,放入辣菜翻炒,大約六成熟,放入切好的蘿蔔絲,壹般壹整個蘿蔔的數量。蘿蔔絲用鏟子壹拌,立即裝入壇子或者小盆,熱量不能散發,頂層用蘿蔔片蓋嚴。如果喜歡吃辣,可以放壹小把去皮的花生米。

早晨,婆婆會熬地瓜粥,就是地瓜和大米熬成的粥,白胖胖的饅頭,辣得出汗的辣菜,如果感冒了,壹筷子辣菜吃下去,鼻子立時順溜了。

六:花生糖

俗話說過了臘月二十三,大年壹天近壹天。小年非比尋常,婆婆說告訴那些遠離家鄉的人應該思謀著回家了。

蒸年糕、做豆腐、掃塵、買年貨,家家忙的不亦樂乎。小年這天公爹早早地去集市上買來了軟棗、柿餅還有蜜食。我和孩子們還是喜歡吃婆婆做的花生糖。

花生婆婆挑那種圓潤飽滿的,白天就炒熟搓掉了花生衣,用搟面杖碾得壹小塊壹小塊的,放在簸簱裏。等我們吃過晚飯,公爹喝過小酒把嘴巴子壹抹,我立即沏好茶水遞過去,老爺子滋個樣的看起了電視,嘴裏還說,又要看妳娘的手藝了,妳娘這手藝也不是壹天兩天了,妳們也跟著學學,以後自己做著吃。

我說,爹,妳怎麽什麽也不會呀。

誰說我什麽也不會,我會殺豬,不過我現在洗手不幹了。公爹年輕時在食品站殺過豬。

妳想金盆洗手,沒那麽容易吧,死後還是要下地獄的。我跟公爹開玩笑。

烏鴉嘴,什麽死不死的,小過年的。老公就差點給我壹耳刮子了,狠狠地剜了我壹眼。我趕緊下炕幫婆婆燒火。

婆婆讓我把碾碎的花生簸壹下,看看有沒有花生衣子,並讓我找好搟面杖。婆婆還告訴我要燒細火,只能用麥稈草燒,火要勻要慢。水開後,婆婆倒入鍋中壹斤紅糖,大約五分鐘後,婆婆用筷子頂輕輕地沾水,看到壹根細絲長長地拉起,婆婆讓我把花生倒入鍋中,婆婆開始快速翻炒,並且急速地把翻炒好成餅子似的花生倒入面板中,並且迅速地用搟面杖攆成薄薄地壹大塊,然後麻利地把大塊花生切成壹小塊壹小塊的花生糖。

婆婆壹連串的動作像壹個操練熟悉的士兵,這些動作是壹氣呵成的,看得我眼都直了。等供養完竈王爺爺,我和孩子們就搶著吃婆婆做的花生糖,又脆又甜又酥,女兒說比超市賣的好吃多了,兒子戲說要為婆婆申請專利,公爹說,說起專利,屬於老百姓的東西多了去了,妳申請過得來嗎?

我不稀罕什麽專利,只要老百姓有飯吃,風調雨順,比什麽專利都實用。婆婆的話越來越中聽了。

  • 上一篇:盆栽底座專利
  • 下一篇:起名求助。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