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發展,我國壹些企業開展了先進的企業成本管理方法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長期以來,出現了壹種偏差:企業成本管理被視為財務人員和少數管理者的專利。本文分析了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探討了對策。壹、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1)企業成本管理的不良利益動機導致成本信息失真。在我國,相當壹部分企業成本管理人員在偷稅漏稅、粉飾業績、謀取私利或小集團利益等不良利益的驅動下,隨意調整和編造成本信息,使得成本信息失真日益嚴重,導致各種成本管理活動的流量和效率降低,給企業造成相當大的損失。當然,成本信息的失真也可能是由於成本信息與企業成本管理相關性差造成的,這也是企業成本管理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二)企業內部成本管理主體的建立存在誤區。人們認為成本和效益應該是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的責任,而各個車間、部門和班組的工人只被視為生產者,這導致了對技術和財務的無知,廣大員工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去詢問應該控制哪些成本以及如何控制,因此他們缺乏成本控制的積極性,浪費現象極其嚴重。因此,企業成本管理很難因為失去壹個龐大的管理群體而取得成效。(三)企業成本管理方法陳舊。總的來說,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還很陳舊,不能適應經濟環境的要求。據調查,57.1%的企業采用品種法,41.5%的企業采用分步法,其中22.9%采用平行結轉法,16.8%采用分步結轉法。目前世界生產發展的趨勢是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式,因為買家的喜好不完全壹樣。隨著生產的發展,采購商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要求工廠設計生產出自己最滿意的產品,工廠也可以保證采購商在短時間內高效率的獲得理想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壹條生產線上可能只有幾個相同的產品,甚至沒有兩個相同的產品。這種生產模式將適用於分批法計算成本。目前我國只有5.7%的企業采用分批法計算成本,這說明我國的生產組織還比較粗放,對消費個性重視不夠,相應地簡化了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標準成本、計劃成本和目標成本是目前成本和企業成本管理中流行的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方法。根據對企業的調查,51.4%的企業采用目標成本法,38.9%的企業采用計劃成本法,18.1%的企業采用標準成本法。然而,先進的作業成本法和成本計劃方法尚未在企業中推廣。(四)企業成本管理觀念落後。我國企業普遍存在企業成本管理觀念落後的現象,表現在對企業成本管理的範圍、目的和手段的認識上存在偏差。許多企業的成本管理範圍僅限於企業內部,甚至只包括生產過程,而忽視了對其他相關企業和相關領域成本行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僅僅局限於降低成本,較少從效益的角度關註成本的有效性。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是節約的形式,不能適用成本效益原則,通過成本的發生實現更大的效益。傳統企業成本管理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降低產品成本:壹是規模效率,二是增強與供應商和經銷商的談判能力,從而達到轉移成本的目的。因為它的規模受到需求的制約,更何況現在消費者需求的差異越來越大,同類產品的生產規模趨於萎縮。簡單地將企業的成本從核心企業轉移到供應商或經銷商身上,不僅會降低產品的最終售價,還會導致成本的增加,從而降低從原材料到最終消費品的附加值。尤其是在當今日益開放的市場環境下,過度的成本轉移會讓企業失去好的合作夥伴。二、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壹)引入企業成本管理戰略。現代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多變,競爭日益激烈。因此,企業開始重視制定競爭戰略,並根據客戶需求和競爭對手的變化隨時調整措施,從而進入戰略性企業成本管理階段。戰略性企業成本管理是基於企業的全局和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戰略企業的成本管理以競爭環境為基礎,綜合分析企業、競爭對手和企業所處行業的價值鏈,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目的,從而形成價值鏈的各種戰略。(2)做好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首先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消耗定額。根據行業和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消耗定額,作為核算和考核的參考,為準確核算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嚴格執行資本額度,控制規模和額度。資金占用通常涉及儲備資金定額、生產量、成本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定額等步驟。在企業成本管理中嚴格執行資金定額,有助於企業資金戰略的統籌使用和合理規劃,從而保證單位資金的自由使用和生產經營的有序進行。三是原始記錄和憑證的完整性。與產品產出有關的原始記錄,如傳票、臺賬、勞動時間及個人考勤簿、領料單等相關消耗單,應由責任部門保管,並按規定時間交回財務部收集整理。四是內部價格的制定和執行。原材料計劃價格和產成品庫存模擬計價的制定應保持反應的穩定性,以保證成本計算和考核的壹致性。(三)樹立企業成本管理的系統觀。企業應樹立系統成本管理的理念,將企業成本管理視為壹項系統工程,強調整體和全局,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內容和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通過研究每種企業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質及其適應的經濟環境的特點,構建了系統的企業成本管理方法體系。壹方面,為了使企業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成本管理不能再局限於產品的生產過程,而應將其視野擴展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和產品的設計,並擴展到客戶的使用、維護和處置。另壹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無形產品越來越商業化,企業成本管理的內涵也應該從物質產品成本擴展到無形產品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和環境成本。(四)培養企業成本管理意識。目前,由於大多數企業的領導和工程師對成本的不了解,他們的設計、工藝、計劃、措施對產品成本會產生什麽作用、多大影響,壹般是無法估量的。因此,要加強企業成本管理,首要任務是提高員工對企業成本管理的認識,強化成本觀念,貫徹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生產與管理並重的原則,對全體員工進行成本意識的宣傳教育,培養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變少數人的企業成本管理為全體員工的參與管理。企業應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積極舉辦各種類型的成本培訓班,以提高他們在成本方面的專業知識,從技術和經濟領域開辟降低成本的廣闊途徑,形成員工在企業內部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識。實現自我管理不僅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方法,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法。結論綜上所述,加強成本管理是解決企業成本管理中各種問題的基礎。
上一篇:氣凝膠有多少專利?下一篇:青少年吃的益生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