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案件包括:(1)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專利方法,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2)假冒他人專利、冒充專利,即違背專利權人的意誌,以欺騙他人獲取高額利潤為目的,通過廣告或者其他方法,謊稱自己的非專利產品是利用專利技術制造的產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下列行為屬於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假冒專利行為: (壹)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或者終止後,繼續在該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記,或者未經許可在該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他人的專利號;(二)銷售第(壹)項所述產品;(三)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外觀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外觀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涉案技術或者外觀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外觀設計;(四)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五)其他混淆視聽,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外觀設計誤認為專利技術或者外觀設計的行為。專利權終止前,在專利產品、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記,專利權終止後承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不屬於假冒專利行為。銷售不知道是假冒專利的產品,並能證明該產品的合法來源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停止銷售,但免於罰款的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壹條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其專利產品,不得使用其專利方法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其專利產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將給予實施強制許可的決定及時通知專利權人,並予以登記和公告。給予強制許可的決定應當根據強制許可的理由規定實施的範圍和時間。強制許可的原因消除並且不再存在時,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根據專利權人的請求,經審查作出終止強制許可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三條專利權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關於強制許可的決定不服的,專利權人和取得強制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關於強制許可使用費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客觀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壹十七條* * *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下列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之壹,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壹)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美術、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三)未經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四)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五)制作、銷售假冒藝術品的;(六)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作品、音像制品等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