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從脈搏檢測開始
測謊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希臘醫生埃拉西·斯圖特(Elasi Studt)第壹個註意到用脈搏來檢測謊言。他摸了摸敘利亞王子阿圖爾·諾克斯的脈搏。據傳,王子愛上了年輕貌美的繼母斯雷德娜·艾斯,王子變得消瘦憔悴。國王認為王子得了壹種可怕的疾病。埃拉西·斯圖特與王子談論女王的美德,並為他把脈。後來,他告訴國王,王子沒有生病,只是試圖隱藏自己對王後的強烈感情。
早在1895年,意大利犯罪學家蘭布羅索首先開始使用獨創的“測謊儀”從事刑事偵查工作。他應用的“測謊儀”被稱為“液壓脈沖記錄儀”。
1921年,加州伯克利警察局的Larsen組裝了壹臺便攜式儀器,可以記錄血壓、脈搏幅度和呼吸模式的變化。約翰·拉爾松做過多次測謊測試,從1921到1925。他的儀器現在存放在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斯研究所..20世紀30年代,拉森的助手基勒研制了壹種新型的基勒測謊儀,皮膚電阻被加入到基勒測謊儀中作為第三通道。這是第壹個能在壹個比較單元中結合呼吸、皮膚電阻和心臟反應的測謊儀,並已申請專利,已在美國軍警中推廣應用。這是世界上第壹個測謊儀。
今天的測謊儀和古代的脈診可謂壹脈相承,只是更復雜、更準確、更系統。
焦點:測謊儀測量什麽?
其實測謊儀就是通過皮膚電阻、呼吸波、脈搏波(血壓)三個主要參數來測量人的心理變化。
皮膚電阻是反映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最有效、最敏感的生理參數。它可以通過測量人手掌的出汗程度來了解人的心理緊張程度的變化。因其反應範圍大,靈敏度高,不易被大腦皮層意識抑制,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公認的心理測試指標。
呼吸波是反映人心理變化的重要生理指標之壹。人在緊張的時候,潛意識裏會發生壹系列的變化,比如深呼吸,屏住呼吸,加快或減慢呼吸節奏。當大腦皮層的興奮性發生變化時,必然會影響呼吸波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往往是無意識的。
脈搏波(血壓),與心血管活動有關的神經元廣泛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在心血管活動的調節中,下丘腦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整合部位,是整合機體各內臟器官功能的更高級部位,在憤怒、恐懼等情緒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心理緊張和情緒的變化會相應地引起心血管活動的變化。事實上,人在心理緊張時,心臟脈搏輸出量增加,心律加快,脈搏波的收縮壓增加。另外,人的神經心理對血液循環的外周阻力有影響,使外周阻力增加,從而使脈搏波的舒張壓升高。這些都可以在地圖上清楚地顯示出來。
“與影視作品中給我們的概念不同,測謊儀不是在測試謊言,實際上是在記錄心理變化的真實痕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武伯欣給測謊儀這樣壹個定位。“測謊技術的原理來自於19世紀20年代首次發現的壹種人體生理現象。即人的心理反應會通過人體的生理變化表現出來。比如妳經歷了壹些恐怖的事情,妳通常會感到非常不舒服的寒意,不由自主地出汗,或者不由自主地顫抖聲音和肌肉。這些生理變化是妳內心感知到的危險造成的。如果有人問妳是否犯了壹些錯誤的行為,而妳確實犯了,妳會情不自禁地回憶起妳過去的所作所為。在這壹點上,如果妳承認了,妳就會受到懲罰。如果妳否認,妳就是在撒謊,妳有被揭穿的危險。在測謊的過程中,危險在於妳的身體會背叛妳。”
測謊是壹項人機結合的活動。測試程序的第壹步是試題的設計,它決定了能否得到被測試者給出的答案真實性的準確結論。
在正式測試前,測謊儀考官會以非審訊的方式與被測試者交談,他會問壹些問題,從被測試者那裏擴展信息。在測試前的談話中,測謊員要對測謊對象進行明確的陳述,讓其思考測試中會問到的問題。在這裏,測謊問題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測謊考官的能力決定了測謊題的選擇,決定了測謊題能否表述清楚。這關系到被測試對象在回答問題時是否有把握,能否讓被測試對象感受到問題的壓力。
在測試的過程中,所有的測試問題都需要被測試者仔細思考,以確保他能以“是”和“否”回答每壹個問題。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測謊儀考官會進行三到五個獨立的測試,每個測試包含相同的問題,但設計不同。測謊儀的目的是通過使用壹些假設性問題來加強被試對主題性問題和陪襯性問題反應的差異。
然後開始正式測試。可以用標準血壓計測量血壓或脈搏,基本類似於醫生用血壓計測量血壓的方式。呼吸的方式是用兩條帶子分別繞在胸腹部,通過監測和記錄測試者呼吸帶來的拉伸力的變化來測量。皮膚電阻稱為GSR(皮膚電反應),是將兩個電極放置在被測者的皮膚上(通常是兩個不相連的手指上),測試儀通過計算機測謊系統監測並記錄被測者在測謊過程中皮膚電阻的變化。測謊儀的記錄筆在測謊圖上描出被測者的心理變化曲線。在電腦屏幕和測謊儀圖表上顯示和記錄的四條曲線中,有兩條是呼吸模式,壹條用於記錄GSR,另壹條稱為心電圖。完成測謊後,測謊員會對這四條曲線進行研究分析,做出測謊結論。
整個測謊過程看似簡單,真正的功夫全凝聚在測謊後的分析中。
遺傳:中國的心理測試
中國測謊的歷史很短。1990年,全國科技成果展覽在北京展覽館舉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的壹種旨在幫助射手心理測試訓練的儀器闖入了公安部科技司官員的視線。原來這個儀器的功能和原理和國外文獻記載的“測謊儀”驚人的相似。熟悉射擊的人都知道,在射擊比賽中,心理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難怪悉尼奧運會中國射擊運動員陶璐娜是她奪得金牌後第壹個感謝心理咨詢專家的人。當時受國家體委委托,自動化所研制了國內第壹臺多參數心理測試儀(PG-1的前身),很多著名的射擊運動員都是這種儀器的最早使用者之壹。
今天,測謊儀在中國哪裏?記者采訪了中科院心理測試中心培訓部工程師宋立波。宋老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生產心理測試儀的公司很少,只有北京同方神火聯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工大九鼎心理咨詢中心、中科院心理測試中心等6家單位,規模不是很大。但在技術手段上,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歷史,但我們的技術水平基本可以達到國際水平,如中科院研發的PG系列,北京同方神火聯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LY 6通道測謊系統,TH 6通道測謊系統,SPS-4000 4通道測謊系統,其中TH軟件包含自動評分系統,無需任何人工幹預。北京工大九鼎心理咨詢中心推出的PGA99心理測試儀,減少了外部旋鈕,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