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約為115.5億元,在5G商用的普及和政策、技術等各因素的推動下,AI芯片有望在雲計算、安防、消費電子、機器人等領域實現大規模商用,預計2021年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436.8億元。但值得註意的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普及,下遊應用領域對AI算力和能耗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馮諾依曼架構式芯片的瓶頸逐漸顯露,AI芯片將朝著存算壹體化方向發展。有分析師認為,存算壹體AI芯片的發展前景雖受到廣泛認可,但整體仍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從實現計算與存儲的融合設計,到技術的落地、量產、規模化商用,還有較長階段。能夠率先實現技術、產品突破的企業將更容易獲得資本、人才、市場的支持。
世紀浪人:智慧築基,源聚強國,深度分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概況
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全球論文占比情況(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
相關調查機構數據顯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達46284件。隨著國家大力提倡、投入研發逐漸增加,人工智能運用到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域,未來相關專利數量應當會持續增加,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化發展前景向好。
世紀浪人:智慧築基,源聚強國,深度分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概況
截止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
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融資1311億元,增長率超過100%,投資者看好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前景,資本將助力行業更好地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壹步發展和落地,深度學習、數據挖掘、自動程序設計等領域也將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得到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化發展前景向好。
1.中國步入技術驅動增長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政策將持續加碼推動芯片全面國產化
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已經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2019年數字經濟規模占GDP的比重達36.2%;作為數字經濟產業底層基礎的集成電路,卻嚴重依賴進口,2020年前八個月,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超過萬億元;未來政策將持續加碼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芯片全面國產化。
2.中國AI芯片有望引領國產芯片實現彎道超車,預計2023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建設的完善,促使AI芯片成為引領芯片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政策、資本、技術、市場等多重因素將驅動AI芯片這壹新賽道快速發展,中國芯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預計2023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3.存算壹體化AI芯片是未來主流方向,受益於下遊需求的強勁驅動力而快速發展
人工智能產業的成熟化發展驅動AI芯片由通用型向專用型發展,急劇增長的數據量對AI芯片的性能以及能耗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夠兼具性能和成本的存算壹體化AI芯片符合未來發展趨勢,在下遊需求的推動下有望快速發展。
世紀浪人:智慧築基,源聚強國,深度分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概況
AI芯片概念描述直觀圖(來源:艾媒咨詢)
人工智能,作為計算機科學最前沿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新壹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AI算法,除具有傳統算法壹般的性能特征,還具備處理大量非結構化數據、處理過程計算量大、參數量大等新特質,亟須強大的運算能力和高效的訪存能力支撐。
世紀浪人:智慧築基,源聚強國,深度分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概況
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及關聯關系(來源:艾媒咨詢)
4.中國人工智能未來熱度持續
目前中國整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仍在保持增長,同時國家也在不斷出臺各類人工智能產業扶持政策,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行業的投資熱情不減,技術方面不斷突破是產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未來人工智能產業的走向取決於算法的進步,由於算法的技術突破是決定人工智能上限的,所以未來人工智能企業拉開差距就在算法的技術突破上,誰能先在算法上取得成功,誰就能取得資本市場青睞,同時產業落地也會進壹步提速。在算法方面,目前已經有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這樣優秀的模型,但就目前國內人工智能算法的總體發展而言,工程學算法雖已取得階段性突破,但基於認知層面的算法水平還亟待提高,這也是未來競爭的核心領域。
雖然算法決定人工智能上限,但是目前的算法短時間內可能很難有所突破,所以算力也是目前人工智能企業競爭的壹個重點方向,以目前的算力水平,主要實現商業化的人工智能技術為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等,未來若算力進壹步突破包括算力的提升、生產成本的降低都會使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進壹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