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的高等藥學教育機構,設有11學院,包括藥學院、制藥工程學院、中醫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醫療器械學院、功能食品與葡萄酒學院、無限學院、社會科學與文化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弘毅商學院。現有研究生2485人(博士465人,碩士2020人),本科生8345人,成人函授學生5024人。學校聚集了很多專家學者。1162教師隊伍中,專任教師671人,其中教授114人,副教授228人。目前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中組部“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2人、國務院藥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省級教學名師19人、各類
學校始終以醫學及相關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圍繞辦學定位,突出藥學學科優勢,堅持藥學教育主線,適度擴大本科專業布局,不斷優化本科專業結構,逐步形成了以醫學為主,橫跨醫、工、理、管、經5個學科10個專業的本科專業結構布局。* * *設置20個本科專業,包括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等5個國家特色專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學概論、分析化學、化學制藥工藝學、生物技術藥學等8門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藥學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藥學教學團隊、藥理學教學團隊、藥物分析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成人本科專業5個。
學校是國家批準的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招收港澳臺學生、外國留學生和國內高中生的機構。現有博士後流動站2個(藥學、中藥學),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藥學是國家重點學科,中藥分析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期間的中藥重點學科。學校入選2017遼寧省重點建設大學。藥學、中藥學入選遼寧省高校壹級學科,學科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不斷提高。根據ESI公布的最新數據,該校已進入中國百強,排名第96位。在全球高校和研究機構中排名1630,三個學科穩步進入ESI全球前1%。收錄論文數4550篇,引用數43951,全部引用9.66。我校6位教授再次入選2065 438+06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排行榜,在國內高校中排名第52位,在“藥理學、毒理學、藥學”領域排名第壹。在最新壹期的《2017 Mainland China高校自然指數TOP100》中,該校以14篇的年度發文量和7.13的加權總值,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707位,在中國高校中排名第94位。《沈陽藥科大學學報》和《中國藥物化學雜誌》成為全國藥學核心期刊。
學校學術氛圍濃厚,科研工作深入紮實。學校是國家中成藥工程技術中心和沈陽國家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的重要單位,是環渤海衛星庫國家大院庫的牽頭單位。擁有1個國家平臺、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發改委國家和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實驗室和研究室、2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創新平臺、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65438+個省級大學科技園。“十二五”以來,* * *共承擔國家、省、市項目889項,其中“863”、“973”等國家級項目214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9300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市級獎5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壹等獎1;獲得6個臨床批件,其中壹類新藥2個臨床批件;中國申請發明專利636項,PCT專利10項,獲得中國發明專利495項,國際發明專利10項;出版科技專著和譯著70部;發表SCI收錄論文2566篇,SCI收錄論文數據居全國藥學院校前列。其中,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技術》(naturenatechnology)(IF = 34)上的壹篇論文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碳納米管對甲基苯丙胺誘導的精神依賴的顯著抑制作用。
學校培育了壹大批新藥創新成果,科研與應用實踐緊密結合,在全省醫藥工業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與全國460多家知名企事業單位簽訂技術貿易合同和協議1066份,累計成交總額2.75億元,金額139萬元。* * *為企業提供100創新品種和581技術服務。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是促進省內科研成果轉化、增強成果輻射能力的重要抓手。除項目合作外,學校還與東北制藥、遼寧藥聯等省內知名醫藥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合作實驗室,在企業感興趣的技術和領域開展長期有效的合作。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已與國內部分知名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實現資源共享;與美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67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面向未來,學校秉承“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精神,在“立足藥學、突出特色、註重質量、創新發展”的理念指導下,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化辦學水平,加快建設成為藥學教育領域特色鮮明、國內壹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