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濕疹的過敏原
1、食物:以魚、蝦、蟹、蛋類、奶類最常見。其次是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
2、藥物,有許多可引起該病。青黴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濕疹。而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藥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濕疹。
3、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
4、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 濕疹患者的皮膚不僅紅腫、充血、布滿水泡,而且瘙癢難耐。嚴重的瘙癢會讓患者不停地撓患處的皮膚,這讓皮膚炎癥愈加嚴重。壹旦皮膚被撓破,不僅會大量流血,還會引發感染。濕疹有家族聚集傾向,但是不具有傳染性。患者常常在嬰兒期就開始發病,而且在整個青少年時期都難以擺脫這種疾病的困擾。不容忽視的是,成年人也可能患濕疹。對於嬰兒患者,濕疹通常發生在頭部或面部。對於兒童和成人患者,濕疹造成的皮損多發生於肘部、膝部、面部、頸部和上胸部。
另外當人體長期生活在這種不良環境因素影響之下時,可導致免疫功能失調,最終造成對環境的變態反應,從而引起濕疹。
濕疹的防治
對於那些容易患濕疹的人來說,接觸刺激皮膚的物質並不是唯壹的誘因,吸入或食用過敏原也會引發濕疹。對於濕疹病人的建議和對其他過敏性疾病患者的建議壹樣,就是盡量避免接觸任何可能誘發濕疹的取值。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哪些高度過敏體質的人。因為任何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例如灰塵、肥皂、甚至自己排出的汗液,都有可能是過敏原,要完全避開這壹切是很難的。另外,壓力會使濕疹更加嚴重,所以不要讓自己的壓力太重,學會適度放松。
目前,治療濕疹的法主要是為了緩解患處的瘙癢和炎癥。局部使用含有氫化可的松以及其他抗炎成分的藥膏能緩解患處的不適感,在患處塗抹保濕潤膚液也有舒緩皮膚的功效。服用抗組胺藥物也可以緩解過敏癥狀。但是都無法從根本上進行調整過敏體質。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益生菌能夠有效防治過敏性皮炎。芬蘭的科學家們對159名孕婦進行了研究。她們均有過敏性濕疹、蕁麻疹、或者哮喘的家族史,因此她們的孩子將來患濕疹及蕁麻疹的危險性高於常人。
在產前,這些準媽媽們服用了2-4周益生菌補充劑,孩子出生之後,進行母乳餵養的母親繼續服用與產前相同的藥物,持續6個月。接受人工餵養的嬰兒,每天需要補充添加益生菌,試驗結束2年之後,這些孩子發生過敏的幾率很少。
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物質常見的就有2000-3000種,醫學文獻記載接近2萬種。目前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蕁麻疹、濕疹、過敏性咳嗽),其中兒童數量最多,另外父母若患過敏性疾病而未有效治療,則子女因遺傳而患過敏性疾病的幾率就大。隨著科技的發展益生菌的研發,形形色色的益生菌風靡了整個世界。與此同時,益生菌的研究業已成為國際上的熱門研究課題。
進入21世紀以後,各個國家和地區在益生菌研究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技術研發也隨之突飛猛進,科學家反復的實驗終於證實:人體過敏只是疾病反應的表面現象,過敏性疾病難以治愈的根本原因在於胃腸道內消化酶和有益菌活性差。只有增加腸道內相應的益生菌,激活人體胃腸道內消化酶和有益菌的活性,才是根除過敏性疾病的的理想途徑。
在世界過敏疾病的治療方法的研究當中,於2000年的時候提出了過敏疾病界的重要性成果:益生菌輔助療法。甚至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關於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指導性意見中指出:益生菌輔助療法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可以根治過敏性體質的健康療法。
欣敏康益生菌中的專利菌株——唾液乳桿菌,通過與腸道中壹類特殊的細胞接觸,激活細胞的壹系列反應,產生壹個串聯生理反應,最終能實現人體血液中抗體——免疫球蛋白IgE降低,從根源上調節過敏體質,增強免疫力,徹底治療過敏性疾病。欣敏康服用後定值於腸道黏膜,促進幹擾素(IFN—y)分泌量,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免疫反應過度的過敏現象。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生成;調節過敏體質,抑制過敏反應,防止過敏的再次復發;調節免疫系統,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力;並可降低致癌物對細胞的影響。
小兒濕疹會使寶寶奇癢難忍、夜不成眠、煩躁不安。藥物治療有壹定效果。必要時可在醫院指導下使用消炎、止癢、脫過敏藥物,切勿自己使用任何“膚輕松”等激素類藥膏。因為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帶來副作用,長期使用還會引起局部皮膚色素沈著或輕度萎縮。患兒在停藥後,往往會復發。